题目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 ——《光明日报》 (1) 材料中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 “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 ,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又分别和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那两项著名制度(国策)息息相关?(4分)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三 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3)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总理大臣是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材料四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16日表示,2014年将是中国外交全面开拓之年,将重点在大国关系、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和主场外交等五大方向作出不懈努力。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评价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政策。(4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