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9分)并指出其主要特点。(5分)
(2)材料二中列宁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的?(4分)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4分)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为克服严重的国内危机,采取的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8分)
(16分)(文科实验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拉伯雷《巨人传》
材料二 “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18世纪欧洲
材料三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材料四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千年的精神黑暗”是指什么?材料二中这个“现实的黑暗” 又是指什么? 什么是“理性的阳光”? (6分)
(2)以材料三中提出的“原则”为基础,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学说?其历史影响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四可以看出卢梭主张有哪些(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明初,由于战乱、灾荒和繁威重役也是促使明代流民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诱因。明代的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百姓背井离乡,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发展迟缓、国力下降。更有甚者,流民积聚为乱,愈演愈烈,成为威胁国家统治的重要力量,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洪武十四年( 1381年),明朝统治者“诏天下府、州、县编赋役黄册”,推行户籍黄册制度。由各户真实详细填写人丁和田产状况,经里、县、府、布政司,自下而上层层造册,最后报送户部。因为册子以黄纸作为封面,所以被称为“黄册”。明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户籍的管控,还在刑律中明确规定:“若官吏里甲通同人户隐瞒作弊,及将原报在官田地,不行明白推行过割,一概影射减除余粮者,一体处死。隐瞒人户,家长处死,人口迁发化外。”凭借刑罚巨大的威慑力,户籍黄册制度得以有效地推行。
—— 节选自《明代户籍法律制度与社会流动》
( 1 )据材料概括明朝初期推行户籍黄册制度的原因。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户籍黄册制度形成的特点及推行的影响。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中共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研究主题,他们可以查阅( )
A.《湘江评论》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联合政府》 D.《论十大关系》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地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地评价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26.“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改变中国传统 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