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1991年12月,欧洲理事会成员国在荷兰举行会议,会议明确了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具体时间表,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第一次表明了使欧洲共同体本身获得防务能力和防务手段的愿望。这表明欧共体(   )
A . 已由经贸集团转变为政治实体 B . 正式宣布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 C . 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 . 希望摆脱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
在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规定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导致教育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 B . 福利制度的普遍推行 C . 无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D . 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
《史记》载:“(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这里的“鹿台”是指 

A . 钱库 B . 鹿厩 C . 舞台 D . 粮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此日寇猖獗,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02-10

材料二    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 刘庭华《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共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引起这一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 (2) 材料二认为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比较努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突出表现。


  3. (3) 结合材料三回答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举出敌后战场对日主动作战的突出事例。


  4. (4) 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如图所示是阿兹特克神庙,其塔基长100米,宽90米,塔顶建有供奉主神齐洛波利特(亦称太阳神)和雨神特拉洛克的神殿。每年都用数千人来祭祀神灵,以便太阳能继续每日经天空升落。该建筑反映了(    )

A . 印加人对神灵的崇拜 B . 古代美洲建筑艺术高超 C . 美洲封建社会的残酷 D . 古代美洲宗教色彩浓厚
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或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 . 《天朝田亩制度》 B . 《资政新篇》 C . 拜上帝 D . 崇尚尊卑等级
周恩来总理曾高度评价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这个“剧种”(   )

①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②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

③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剧形态    ④旋律优美,唱词通俗易懂

A . ①②④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③④
甘地之所以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是因为(  )

A . 他是国民大会党领袖 B . 他为印度独立而牺牲 C . 他品德高尚,为实现印度的独立、自由奉献了一生 D . 他与英国保持了良好关系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说明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以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
A . 重武轻文 B . 重农抑商 C . 奖励耕战 D . 重文轻武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重大调整,它表明(   )
A . 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B . 国家调控经济模式形成 C . 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 D . “滞涨”型危机得以缓解
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有着规范的仪式要求,封臣必须向自己的封君行臣服礼,褪下自己所有的武器装备,脱帽下跪,然后将自己的手放到封君的手中,以示臣服。但如果得不到封君的善待,封臣可自行离开。这体现出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    ) 
A . 具有契约关系的特征 B .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 . 使封建国家主权分散 D . 封君具有绝对权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下列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

A.联合国       B.欧共体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     )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

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

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下列各项中,属于封建国家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性质的是(   

   A.商朝末年牧野之战             B.辽宋夏金蒙之间的争战

   C.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倭斗争       D.康熙对蒙古贵族噶尓丹的战争

 “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表述与该制度相关的是(    

A.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 “立嫡以长不以贤”          D. “举孝廉,父别居”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一般称谓

(正室)

A.三哥(20)    B.四哥(14)

妾一

C.大哥(28)

妾二

D.二哥(22)

45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作品反映了汉代大一统王朝的恢弘气势,其代表作是(  )

①《子虚赋》    ②《甘泉赋》

③《上林赋》    ④《二京赋》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

下列措施中,对地方割据势力未能起到限制作用的是

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唐朝设置节度使                         D.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9.      《晋书·王恂传》记载:“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不同)。自后小人惮(害怕)役(服劳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百数。又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这主要表明(  )

A.两晋民族对峙严重,民族关系紧张      

B.晋代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C.魏国实行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D.两晋察举选拔逐渐以士族门阀为依据

马克思把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变化定义为:“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下列不属于马克思所说的这场“大革命”带来的影响是
A. 流通商品种类明显增多
B. 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建立
C. 传统商品的交易量下降
D. 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