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二战中修筑柏林墙是为了对付希特勒法西斯
②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性建筑
③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
④1989年柏林墙被拆除,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
①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主导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③利用经济手段巩固了西欧国家的秩序
④积极推动了欧洲国家的一体化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叉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四 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材料一:16世纪70年代,西班牙在菲律宾马尼拉的殖民政府开辟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墨西哥)航线,这条航线连接东亚和美洲的贸易市场。西班牙人用大帆船从墨西哥的阿普尔科运送大量银元到马尼拉,再到澳门购买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经马尼拉运到阿普尔科,然后转销到美洲各地和西欧,以中国为中心的环球贸易航线得以形成。
——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材料二:棉花对于英国来说是如此重要……英国成功的秘诀有双重因素。首先,英国制造商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的纱线和布料上,在这方面他们无须面对其他地方技术不太先进的制造商的竞争。其次,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市场。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生产的全部棉产品中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
1786年,美国的种植园主开始大量种植棉花……1793年,惠特尼建造了一种新轧花机器,将轧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19世纪,联邦政府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新领土……为了大规模扩大棉花生产,种植园主购买大量奴隶。直到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棉花产业和奴隶制携手并进、同步发展,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三:从纯技术角度看,石油比起煤炭有着巨大优越性,能量值石油是煤炭的两倍,储空间小,石油是液态燃料,能够用于内燃机。内燃机不仅比蒸汽机更有效率,个头也小多,因此他们开辟了一组从汽车和摩托车到电锯的新用途,靠蒸汽不太可能或者说根本可能有这种用法。
——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 邓中夏(1894- -1933), 湖南省宜章县人。1917 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在李大钊的引导和十月革命的鼓舞下,邓中夏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发起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积极投身学生反帝爱国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共产主义小组最早的成员之一。次年初,他创办工人报纸《劳动者》和长辛店工人夜校、劳动补习学校及工人俱乐部,向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1923年2月,參与发动和领导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并在全国发动劳动立法运动。同年4月创办上海大学,聘请蔡和森、瞿秋白等一大批共产党员到校任教,利用上海大学为党培养人才;同时撰写了《革命主力的三个群众》、《论工人运动》等文章,将马列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科学分析了中国革命。为响应五卅运动的号召,他组织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他与李立三提出南昌起义的建议,主张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1933 年3月不幸被捕,任凭敌人使尽阴谋诡计,他始终坚贞不屈,称“就是把邓中夏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后英勇就义,时年39岁。
——摘编自 《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史记》记载: “汉高祖做亭长时带领四徒逃亡,夜里斩杀白蛇。行人走到斩蛇的地方,见一老妇夜里在那儿哭。这人问她哭什么,老妇说:“有人杀了我儿子,所以哭。”这人又问:“你的儿子为什么被杀?”老如说:“我的儿子就是白帝子,他化作蛇横在路上,而今被赤帝子杀死了,所以哭。”上述记载
A . 反映当时较为真实的历史情境 B . 反映汉高祖的义气与残暴
C . 体现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氛围 D . 荒诞不经没有研究的价值
下列关于宗教神学与人文主义的对比,错误的是:( )
A.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B.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
C.自由平等──等级观念 D.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商鞅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其实质作用是( )
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 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0.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右侧柱状图,推动江苏省GDP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通、无锡等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B.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推动作用
C.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文中的“他们”是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5.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指(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