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东汉末年初行州郡县三级制时,一州往往辖有十来个或七八个郡,每郡领十几个县不等。然而到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二三个或一二个县。有的州竟无县可领,有的仅存名目。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央政府管理不力 B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 . 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D . 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在人类文明史上,汉字显得十分独特:这一套书写系统的基本结构原则自商朝以来就未曾改变。当甲骨文在19世纪末被重新发现时,中国的学者几乎立刻就能够辨识,他们通过甲骨文与金文、篆文互证的方式成功释读了大约600多个甲骨文字。如图是甲骨文、金文与篆文的“日”字,这说明甲骨文(   )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A . 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雏形 B . 对后世的造字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C . 阻断了后世文字的创新发展 D . 是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1938年7月1日,延安《解放》杂志全文刊出《论持久战》。发行地区包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乃至平津。但该书多次遭到国民政府和各地军政当局的禁售和扣押,《解放》社的出版物也难以在边区以外的地区流行。由此可见(  )
A . 国民政府坚持片面抗战路线 B . 国民党排斥持久作战的方针 C . 国民政府厉行文化专制政策 D . 国共合作抗日尚未落到实处
亚里士多德说,“克利斯提尼改革比梭伦改革要民主得多”。这是因为克利斯提尼改革(    )
A . 鼓励并支持工商业的发展 B . 各等级均可参加公民大会 C . 以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 D .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机构
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日甚一日,清朝政治腐败不堪和流传会党中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上述两则评论都旨在强调(    )
A . 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B . 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C . 历史趋势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D . 社会矛盾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图1是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农村远景图》,该作品(   )

A . 再现了农村发展的真实面貌 B . 体现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C . 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 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基本风格
严复不再使用陈旧的“体用”“道器”观念评判中西文化的优劣,而是对中西社会文化作了多方面的比较,特别指出中国人“好古”,西方人重“日进无疆”。据此可知,严复的思想进步(    )
A . 奠定了革命思想的根基 B . 借鉴了西方科技成果 C . 促进了中西民主的结合 D . 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图1中两幅国徽图案反映的是(   )

A . 两个国家的宗教信仰几乎是完全相同 B . 两国之间存在着直接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 C . 俄罗斯的发展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D . 俄罗斯比拜占庭帝国更加重视骑兵的建设
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中被修正情况的统计,材料中数据的变化表明英国(   )

时间

被修正总数

年平均数

1867-1869年

17项

5.7项

1880-1885年

11项

1.8项

1896-1900年

1项

0.2项

A . 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 B . 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 C . 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D . 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
国际货币基金之目的······(2)推进国际贸易之平衡发展借以提倡并维持高度之就业与实际收益,并发展全体会员国之生产富源作为经济政策之首要目标。(3)提倡汇兑之稳定,在会员国间维持有秩序之汇兑方法,并避免竞争性之汇兑贬值。根据材料,这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A . 打破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税壁垒 B . 成功防止了世界经济危机 C . 致力于缓解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D . 延缓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废除农奴制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了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
A . 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 B . 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 C . 一定程度体现近代法治原则 D . 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2013·山东基能·18印章是在方寸之间进行创作和表现的艺术品。根据印面形式划分,文

字凹陷下去的印章称为阴文印,文字凸起的称为阳文印。3中的阴文印钤盖出的印拓应是(  )

                  A                B              C              D

政治民主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人类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建国以来,中国人民在政治民主化尤其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99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组织法》规定了人民政协是全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将作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协商机关而长期存在。                                ——人民网

    【材料二】  1954年9月15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 会议听取和通过了刘少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农历网《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三】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的表现。(3分)

2)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透过图片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6分)

3)请你谈谈依法治国方略的现实意义。(2分)

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不同点是                                      

       A.是各区域范围内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产物

       B.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C.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D.各地经济依赖性加强的产物

某国新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说:“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主要任务在于解决工业化市场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符合该评价的历史事实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中国的改革开放                             D.罗斯福新政

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人士、近代资产阶级某些革命家们在监狱苦刑中以宋明理学自恃自乐。这是因为宋明理学

①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②注重气节、品德  ③讲求以理统情  ④批判君主专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的“国家政体”指                      

A.王位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文官体制                                        D.监察体制

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A、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援

C、中国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                D、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英国2/3的国企被转移到私人部门,有46家大企业和90万雇员民营化,持有国企股票的人数达到了900万。这反映了英国
A. 国家干预力度加强
B. 市场机制作用加强
C. 资本主义性质变化
D. 自由放任政策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