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唐到宋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拿唐的750年与宋的1050年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从外交关系上,唐有霸权,在北方唐以外没有国家,只有少数民族,而到了宋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另外,唐时有1/8-1/4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时则有1/2的人口在南方,南方却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地方,有多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多种语言;唐朝首都是一个典型的adminitrative city,是政治的,而宋则是经济中心变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两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方面,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社会方面,唐朝人的社会地位还是要看血统、身份,而宋朝人的社会地位则是看教育文化,科举制度被扩大,其重要性在社会中也越来越大。宋朝9%的学生考不上,可这些人还算是士人,仍是国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13世纪中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45万人,但只有500人得到进士。.

——摘编自包弼德《唐宋巨大历史变迁的现代意义:对nation观念的重新思考》

材料二 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 500年前后,许多事指向农业文明的解体,比如说,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就把自己的疆城封闭起来,使它与外界隔离,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而不顾基督教大世界中其他兄弟的景况如何。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民族国家总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的。这样,原先基督教大世界中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拉平的情况就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某些地区发展起来,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因此,可以说,民族国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发展与社会的根本变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历史变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历史变迁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 500年前后西欧社会向现代化转型所做的准备,并指出唐宋历史变迁和西方社会变迁的实质差异。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 . 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 . 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 . 顾炎武主张全面废除儒家思想
1879年,旅日华侨卫省轩开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火柴厂——巧明火柴厂。如图为该厂生产的一盒火柴。据此可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①该民族工业兴起于沿海地区

②卫省轩有实业强国的愿望

③建该厂时新式交通工具在我国才运用不久

④图中轮船的动力是内燃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大本钟是伦敦市的标志和英国的象征,于1859年被安装在伦敦西敏寺北端议会大厦98米高的钟塔内,它著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大本钟的出现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时间观念——标准时。这说明(  )

A .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 . 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C . 时钟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D .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开元年间,随着社会发展,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广大自耕农在无力承受官府的赋税和兵徭的情况下,被迫大量逃亡。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开元十一年,敕令逃户“各从所乐,令所在州县安集,遂其生业”…在括户(将隐漏不报和逃亡人口搜括出来)的同时,还进行了括田,即根据均田令的规定,丈量实际的土地占有情况,将超过田令规定的“籍外羡田”登记在册,检括出来以均济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户,…调整后的政策是“免其六年户调,但轻税入官”,具体办法是“每丁量征一千五百文”…又进一步对边疆地区镇兵进行了彻底改革,“取丁壮情愿充健儿,长任边军者”充当镇兵,这样,招募丁壮充当的终身镇兵就取代了轮流放还的边兵。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

  1. (1) 根据材料,归纳开元年间改革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元年间改革的意义。
社会意识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建房、骑马乘轿,应根据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有所限制。嘉靖末年,逐渐发生了变化,“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檐兽脊如官衙然”。

——《明代习俗史》

材料二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针锋相对,它发轫于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承诺。自由主义希望有一个能促进个人自由的社会。自由主义者反对君主、贵族或教士控制政治和社会,反对政府专横地干涉个人自由。经济政策对自由主义者来说也很重要。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指导性理论。在斯密看来,自私——乃至贪婪——是推动人们勤奋工作和创造财富的动力。政府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将自己干预经济的行为限制在保证法律和秩序的范围内。

——丹尼尔·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文革”时期是全民政治化癫狂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女英雄们在影视剧中冲锋陷阵、振臂高呼各种革命口号,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为阶级斗争意识、革命专政意识和民族解放意识这些“文革”时期的主流话语代言。

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比如《亮剑》中率真粗鲁的李云龙,《党员二愣妈》中一心为群众谋福利却好心办坏事的二愣妈等。

  1.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晚期社会观念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根源。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主义思潮在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十月革命后,列宁强调说:“社会主义革命不会仅仅是或主要是每一个国家革命无产者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斗争。不会的,这个革命将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一切殖民地和国家、一切附属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战争。”这表明列宁(    )
A . 主张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 B . 旨在领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C . 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D . 号召无产阶级同本国资产阶级联合斗争
狄德罗《百科全书》编纂工作多次受当局的阻止,检查官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反动当局把《百科全书》称之为“魔鬼的新巴比伦塔”和“异教徒以及神和国王与教会敌人的大集合”。这是因为百科全书的编写(    )
A . 促进了民主政治在欧洲的普遍实现 B . 实现了大众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 C . 有利于民主科学社会影响力的扩大 D . 矛头直指欧洲的封建神学世界观
古代贤明的帝王常常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告诫臣下,与今天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根本不同点是(    )
A . 重视民生 B . 维护统治 C . 体现民本 D . 继承传统
近代欧美国家的崛起多与殖民扩张关系密切,但各国选择的立国道路又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荷兰人与海抗争的经历养成了荷兰人开放的性格,当时遭到迫害的天主教徒移民到尼德兰带来了葡萄牙、西班牙的先进技术,这也养成了他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包容,是第一个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独立后的荷兰是欧洲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为便利日益扩大的海上商业贸易,荷兰人勇于进行经济制度的创新,其最早创立了股份制、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所,并形成了近代的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当时缺乏国际安全体系的情况下,商船往往成为各种海盗劫掠的目标。于是,荷兰发展起了规模巨大的商业船队和海军。

——摘编自邱奸《海洋与荷兰嵘起》

材料二: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殖民贸易的鼐盛时期正是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期。这说明离开殖民贸易提供的充足的资金和原料,英国工业革命难以迅速完成。而工业革命的进展又为殖民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保障。英国就是在殖民贸易和工业革命相互促进的发展中,愈益富足起来。至18世纪80年代英国在资本积累、工业投资以及金融等方面已超过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等欧洲强国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李德志(英国的殖民活动与日不落大帝国的嫌起》

  1. (1) 据材料一,指出荷兰推行海外贸易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荷兰海外扩张的成果。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殖民扩张对英国的主要意义,简析英荷两国崛起方式的异同。

1942年,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的构成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知,该公司是(    )

A .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 战时经济体制企业 C . 垄断资本主义企业 D .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选出下列图片中不属于北方地区的一项是(  )
A . 长城 B . 苹果 C . 兵马俑 D . 维吾尔族舞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B . 欧洲一体化旨在摆脱美苏“冷战”的威胁 C . 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D . “冷战”的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明朝时期,朝廷除对赴各地巡按回京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A . 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 . 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 . 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 . 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中国有多项遗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延续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设施,是融军事工程、艺术与大自然于一体的建筑奇观,是真正的大地艺术。长城的修建为中原地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以长城防线为基础的互市贸易,成为推进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城保护了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交往,农牧民族在长期和平交往中彼此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融合,最终使辽阔北疆成为祖国牢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材料二 二十一世纪初,集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一时间给昆曲注入了青春的生命,在大学校园,引起青年学生争看昆曲的热潮,论者称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此一现象恐怕也源自于华人世界的青年学子,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憬悟,新的渴求。昆曲的古典美学以及汤显祖的有情天地,终于深深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

材料三  阅读下列图片: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长城的功能。为什么说长城是大地艺术”?请举例说明。

2)材料二图中的人物在戏曲中的角色分别被称之为什么?在昆曲中,这样的角色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写出你对秦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认识。

6、马克思在1871417日致顾格曼的信中曾说过: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因巴黎的斗争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管其直接的结果如何,一个有世界历史重要性的新出发点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的阶段是指(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

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       D.无产阶级夺取并建立政权阶段

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

《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C.消除诸子矛盾                D.实现长治久安

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里的科学指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启蒙思想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牛顿力学体系和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