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 起绒锦;《氾胜之书》 |
② | 景教、回教传入中国;《多宝塔碑》 |
③ | 司南;《九章》 |
④ | 定时炸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材料一:明清时期,金融业有显著发展,尤其是典当业日趋发达,当铺遍布全国。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十几万两。经营典当业的主要是商人,此外还有地主、官僚等。当铺的业务除放款外,还接受存款,兼营兑换等。明清时期还出现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除了民间自办的各种机构外,清政府也设立了官方的金融机构“官银钱号”,从事金融业务。
——摘编自孔祥毅《明清中国金融革命及其货币商人》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典当、票号等传统金融机构继续发展。外商在1845年将银行公司植入中国的通商口岸。清末,外国银行不仅经营对清政府的贷款、而且操纵中国外汇市场,直接控制了中国金融业。受西方证券的影响,1872年轮船招商局发行了首张公司股票。1896年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亦中亦西”的中国通商银行,民族银行公司由此产生。1904年和1908年清朝借鉴英日等国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经验,设立了户部及交通两家国家银行。1903年后,清政府设立商部,对银行、保险立法,赋予商部兼管证券及保险的职权;规定户部为银行的监管机关。晚清的72年间,中国发生过13次较大的金融风潮。其中1910年上海发生金融危机,政府无力管理金融市场,社会陷入混乱。
——摘编自孙建华《晚清金融创新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变迁》等
他被称作“生物学领域的牛顿”,在去世后也被安葬在牛顿的墓旁,其墓志铭是: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虽然并不完全。“他”之所以备受尊敬,是因为
A.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B.创立了细胞学说
C.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守卫祖宗之法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联在一起。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暞。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二者的同一性。但从两者的冲突、争论之尖锐程度来看,光说这一点是不全面的。”文中“两者的冲突”应该是指中国近代历史上的 ( )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D.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论战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
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C.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二十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 这表明戴高乐意识到( )
A.必须消除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
B.必须启动欧洲经济—体化进程
C.必须确立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D.必须抗衡美国,提高欧洲地位
(12分)阅渎下列材料:
材料一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还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剂或催化剂,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但在近代影响人类进步的科技革命中,我们却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
材料二 董仲舒是汉朝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加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四 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能在核战争爆发时保障军队内部的通讯联络,建立了由4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实验性分组交换网络——阿帕网。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一个名为NSFnet的高速信息网络,取代阿帕网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并向全社会开放,使互联网进入以资共享为中心的服务阶段。1991年,欧洲核子物理中心发明了用超文本链接网页的环球网(Word Wide Web,缩写为WWW),也称为“万维网”,从而创造了全新的文献检索和查阅方法,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库。
材料五 信息泛滥、网上黄毒、沉溺于网络以及利用网络犯罪等等,也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爆炸的信息,人们有可能反而对自己的生命缺少体验,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渐减退乃至消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剂或催化剂”的科技发明两例,并分别说明理由。(4分)
(2)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一中“在近代影响人类进步的科技革命中,我们却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的思想因素。(2分)
(3)材料三中“新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蒸汽大王”是哪一次革命的产物?(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计算机网络出现的直接原因。概括其发展过程。(3分)
(5)材料四、五给予我们什么启示?(1分)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维新变法思想最突出的作用是 ( )
A.宣传变法思想 B.促进思想解放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行君主立宪
有学者认为世界近代史上有过两次“双元革命”。一次是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以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革命构成的“双元革命”的奇观,另一次是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你认为下列关于这两次“双元革命”的描述不合史实的是
A.17世纪的“双元革命”的综合效果是启动了启蒙运动 |
B.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标准价值观的锻造是在17世纪的“双元革命”影响下完成的 |
C.18世纪“双元革命”中首创民主共和制. |
D.18世纪的“双元革命”的综合效果是启动了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现代化进程 |
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支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宋太宗曾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他所说的“内患”主要指
A.宦官专权 B.武将跋扈 C.农民起义 D.外戚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