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80年代的上海陆家嘴 右图:90年代的上海陆家嘴
材料: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明代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他山生于书香世家,自幼以善属文闻名乡里。因不肯攀附权势,他在科场上颇受困顿,三十几岁才中进士。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大量有地位的文人开始参与传奇戏曲的创作,这样的文化氛围唤起了他在戏剧创作方面的兴趣。在南京任职期间,汤显祖开始进行戏剧创作。早期作品《紫箫记》便创作于此时。
官场生活并未改变汤显祖清傲率直的性格。他仗义执言揭露弊政,结果激怒了当朝皇帝,被贬到边远地区。因始终无法适应官场黑暗,1598年汤显祖辞官归乡。辞官后,对于政治的厌恶与理想生活的追求,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拿起笔,让自己在理想的梦境中批判现实,先后完成了《牡丹亭记》、《南柯梦》、《邯郸梦》等广受欢迎的作品。在《牡丹亭记》中,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不仅以自己的爱情冲破生死界限,而且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自己做主结为夫妻。在《南柯梦》中,主人公淳于芬酒醉后梦入蚂蚁国被招为附马,后任南柯太守,政绩卓著。公主死后,召还宫中,权倾一时,淫乱无度,终于被逐。这些作品“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充分体现了汤显祖以情格理的观念。汤显祖的戏曲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在戏曲舞台上长演不衰。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①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②因为积重难返,苏联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
③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 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④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18~19世纪之交,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时期。为这两大乐派架起桥梁的音乐家是( )
A.贝多芬 B.莫奈 C.毕加索 D.雨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历史表明我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式,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细致地加以研究的。——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
一书所作的导言
材料四 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利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应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了上述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3)材料三、四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是怎样认识的,依据材料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15、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述评,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是
A.标志着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方面已经进入到新的高度
B.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表明李大钊、胡适等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C.推动中国民主科学思想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D.其对传统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
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 )
①中国民国提倡女权 ②提倡男女平等
③提倡女子积极参加国家建设 ④性别歧视消失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在下列区域经济集团中,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文化差异最大,合作形式松散开放的是
A B
C
D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下列描述中,不可能在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发生的是 ( )
A.渔民驾驶蒸汽轮船出海打鱼 B.市民一边抽烟,一边阅读《聊斋》
C.人们在冬天穿着棉袄御寒 D.玉米与甘薯在清代成为重要食物
鸦片战争后,当洋货入侵较早的沿海和沿江地区,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时候,广西西北地区90%的农民仍然穿着自制的土布。最能佐证这种现象的是
A.广西人民掀起了抵制洋货的运动 B.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C.从外国进口的洋布数量少 D.广西买不到外国的纺织品
22.《潘天寿谈艺录》在谈到中国写意画的创作时提到:“无”实际上是“有”之根本。画“要耐人寻味,就要虚多。虚多者,即告诉人的少,藏起来的多,故人所思的就多。”下列著作中蕴含上述思想的是( )
A.《道德经》 B.《论语》 C.《春秋繁露》 D.《四书章句集注》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克郎”。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