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 意大利 | 法国 | 英国 | 奥地利 | |
金额(美元) | 29 | 33 | 72 | 77 | 104 |
.下列四副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A.《格尔尼卡》 B.《自由引导人民》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日出·印象》
(2013·江苏单科·21)(12分)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
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
农业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其中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C.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6.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时期 地区 | 西汉(公元2年) | 唐朝(752年) | 南宋(1210年) |
黄河中下游地区 | 42.8 | 32.3 | 53.2 |
江淮地区 | 15.2 | 23.4 | 45.6 |
西南地区 | 3.9 | 7.1 | 9.2 |
通过对该表的分析 ,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①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②江淮地区人口变动幅度一直是最大的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客观条件是( )
A.相对而言稳定的社会环境 B.水利工程的兴修,大批良田的开垦
C.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形成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