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1921~1935年部分)
时期 |
入党标准和要求 |
1921年 |
中共一大党纲明确规定,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做官,不分国籍,性别皆可入党 |
1923年 |
中共三大党章取消了党员不能跨党做官的限制;规定入党者“只要有阶级觉悟及忠于革命便可加入” |
1927年 |
中共中央在总结失败教训时认为失败的根源在于“党的指导机关的知识分子化”,于是要求改造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片面强调党员的工人成分比例 |
1935年12月 |
瓦窑堡会议明确指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 |
——据孙明增《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整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其中任意一个时期入党标准和要求予以阐释。(要求:明确时期,阐释充分,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材料:艾森斯塔德认为: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具有“普遍化权力”的倾向,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其第一个一般性政治目标首先是“建立和维持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以及统治者的最高主权”;统治者的第二个一般性目标则是发展“有关资源动员的特殊取向”,“保证其能够从社会不同群体那里得到不断的、独立的资源补充”,“力图把社会的权力与控制的中心独揽于一己之手”,“努力控制这些资源而使之专为一己所用”。
——摘编自吴铮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
运用所学知识,试以北宋史实为例论证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这一观点。(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逻辑清晰)
时间 | 人口数量(亿) | 耕地面积(万公顷) | 人均耕地面积(亩) |
1753年(乾隆十八年) | 1.84 | 约4902 | 4.00 |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 | 2.86 | 约5071 | 2.66 |
1812年(嘉庆十七年) | 3.34 | 约5260 | 2.36 |
1851年(咸丰元年) | 4.32 | 约5042 | 1.75 |
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有
①整顿教会拓展势力 ②组织十字军东征
③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 ④教权高于王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近代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是
A B C D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兴起于重工业 D.电力的广泛使用
毛泽东提出:“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C.“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进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