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退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并促进世界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初,美国总统威尔逊对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其要点如下:
一、公开的和平条约,以公开的方式缔结……
二、各国领海以外的海洋上应有绝对的航行自由,在和平时期及战时均然……
……
四、应采取充分保证措施,使各国军备减至符合国内保安所需的最低限度。
五、……在决定关于主权的一切问题时,当地居民的利益,应与管治权待决的政府的正 当要求,获得同等的重视。
…………
十四、必须根据专门公约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合组织,目的在于使大小各国同样获得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
——节选自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材料二 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要转向世界上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在美国的战略上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了挽回在巴黎和会上的损失,美国筹划召开一次新的国际会议。
——袁明《国际关系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2)结合材料二中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美国在欧洲受挫”?他在“新的国际会议中”取得了怎样的胜利?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反映了哪一环节( )
年 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 国 | 世 界 其 他 国 家 | ||
件 数 | 百 分 比 | 件 数 | 百 分 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A、问题形成 B、史料整理 C、史料收集 D、历史解释
11.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还有一个部分…。”与“还有一个部分”最相关的是( )
A.欧共体 B.欧盟 C.不结盟运动 D.日本
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的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对材料中“日出”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利于国家稳固 B.分权制衡,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
C.确定共和政体,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D.制定宪法,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有学者在评论欧洲某一时期历史时,使用了“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的( )
A.30年代后期 B.40年代中期
C.60年代中期 D.70年代初期近年来
据《世界经济千年史》记载,在1850年以前,帆船占世界航运的比重高达99%以上,而在 1899年时却不到1/4。推动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钢铁工业的进步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动力技术的革新 D.化学工业的突破
12.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这表明此时西汉王朝已实行了( )
A.丞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中央监察制度 D.地方监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