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罗斯福新政是人类在20世纪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反危机案例。“非常时期当立非常之法”,从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罗斯福政府先后说服国会通过了70多项新政法案。他又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这说明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

①法律手段          ②外交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行政手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与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唐太宗的这一做法(    )
A . 造成了冗官冗费的局面 B . 利于减少权臣专权局面的出现 C . 表明三省制已名存实亡 D . —定程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按照1931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地主、资本家等剥削阶级都被剥夺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39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则明确规定了没有阶级区别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 最低革命纲领的制定 C . 正确革命道路的形成 D . “左”倾思想彻底肃清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有蛮夷曰道。

——摘自《汉书》

材料二: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

  2. (2) 根据材料二,列举唐管辖民族地区的举措。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简要指出在处理边疆诸问题上唐与秦的不同之处。

据《元史》记载,中统三年,以不只爱不干(人名)及赵璧行中书省事于山东,讨伐李璮;至元十一年中书左丞相伯颜、平章阿术为首的荆湖行省,左丞相合答为首的淮西行省,分两路平南宋。由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  )
A . 由丞相制度演变而成 B . 在消灭地方割据中形成 C . 已形成稳定的统辖区域 D . 曾承担军事征伐的使命
1945年8月,面对美国向日本投下原子弹,苏联领导人却无法高兴起来。他们认为,美国的真正意图是(    )

A . 尽快迫使日本投降 B . 发出警告,威慑苏联 C . 在苏联出兵日本之前占尽先机 D . 巩固在世界的霸主地位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下列侵略与抗争史实搭配错误的是 (    )
A . 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 C . 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迎战敌舰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廊坊大捷
有学者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发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在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我们为了接轨,修改和修订了无数国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和世界接轨。尽管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对我们产生了影响,但我们本身不仅没有发生危机.而且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根源。”这段文字表明(   )
A . 对外开放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 . 我国有能力应对一切全球性经济危机 C . 世界经济的稳定取决于中国的对外开放 D . 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制度的进步与完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戈雷岛又称“奴隶岛”,与首都达喀尔隔海相望。这个岛历史上被西方殖民者用来贩运、关押黑人奴隶,是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

材料二  1762年,皇家非洲公司获得英王特许,很快就成为西非黄金和奴隶的最大买主。但是由于英国同荷兰争相向非洲人出售武器弹药,竞争十分激烈,杀人武器很快就在某些森林国家中扩散。对许多非洲国家的首领来说,掳掠和贩卖奴隶成了一种令人痛苦而又不得不干的事。如果他们拒绝干,欧洲就会向他们的对手提供武器,这些武器可能被用来掳掠他们的臣民,变卖为奴。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欧洲资产阶级在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

                                                               ——马克思

请回答:

  1. (1) 戈雷岛能成为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在西非掠买黑人奴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3. (3) 材料一、二、三与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内在的联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    )
A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B . 促进祖国统一,推行一国两制 C .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反腐倡廉 D .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明朝中期,常熟一地主购买大片沼泽,雇用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改造为良田,凿水池用以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果木蔬菜,副产品运往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类似现象从明朝中期起逐渐增多。这表明当时(   )
A . 农业出现多种经营 B . 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C .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 .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抗战时期,各大敌后抗日根据地逐渐形成军事发包制。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根据地拥有军事决策的裁量权,实现了财经方面的自给,同时实行属地管理。可见,军事发包制(   )
A . 沿袭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道路 B . 有利于扩大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C .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 . 促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在某一时期,苏联为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仅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继续把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使得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这一时期是指(    )
A . 列宁时期 B . 斯大林时期 C . 勃列日涅夫时期 D . 赫鲁晓夫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的根本原因是(   )
A . 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 B . 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源 C . 美德资本扩张的矛盾和冲突 D . 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伤害了美国
提出相对论的科学家是(    )
A . 伦琴 B . 居里夫妇 C . 爱因斯坦 D . 牛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变世界的七种元素:代表着力量又具有进攻性的铁;组成生命又释放热量的碳;折射着人类贪婪欲望的金;为世界留下影像的银;蕴藏巨大毁灭能量的铀;创造白色纯净空间的钛;以及催生互联网世界从而彻底颠覆人类生活的硅……发现元素和利用元素的历史,也是人类进步革新和贪婪疯狂的历史,在促进人类繁荣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本性,引发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元素

在人类社会的表现形式

木材、木船、纸、煤炭、冶炼、石油、天然气、烟雾、二氧化碳……

铁农具、冷兵器、蒸汽机、铁路、工厂、大楼、机器、轮船、枪、坦克……

饰品、贵金属、掠夺、货币(国际)金本位、金融体系……

饰品、贵金属、掠夺、货币(国际)银本位、摄影……

飞机、潜艇、涂料、化纤、塑料、癌症……

原子弹、核电站、放射性、医疗……

装饰、瓷器、玻璃、建筑、计算机、互联网、尘肺病……

——据(英)约翰·布朗《我们如何走到今天:改变世界的7种元素》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在上述七种元素中选择任意一种,概括其表现形式的变化,指出历史上与其相关的史事,并结合史实说明其产生的历史影响。(要求:简要概括表现形式的变化,写出至少一例与其相关的史事,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历史影响。)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 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王室子弟

今山西

功臣

今山东北部

王室子弟

今河南北部

商朝后裔

今河南南部

王室子弟

今山东南部

王室子弟

今北京一带

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A.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B. 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C.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哪一政治力量获取了更多的议会席位,提高了政治权利  (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大贵族            D.工业资产阶级

7.清朝前期的君主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但同时也明确规定:这些王公须在京城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满洲贵族参政议政                        B.消除君主制的潜在威胁

C.尊重少数民族原有传统                        D.减少清政府的财政开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