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后,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时的旗帜,被称作“首义之旗”。分布与九轮角上下的18颗小黄圆星,代表当时内地18省人民,示意国家统一、民族和睦、前途光明。1912年6月讨论定为陆军军旗时,受到多数东三省籍的议员反对,因为十八星旗并不包括东三省,也不能代表全中国。先是有提议在旗中央加上一颗较大的黄星,以表示中国的统一。后又认为中央黄星大有侧重中央之意,忽视地方之意,中央黄星又改成与其他黄星一般大小,于是变成了十九星旗。但到了护法战争后,这面陆军军旗便未再使用了。 材料二 辛亥大事记 时间 大事记 1902年 湖北革命先驱者吴禄祯,从日本留学回到武昌,在新军中进行革命宣传 1903年1月 湖北留日学生张继煦、李书城等撰写致国内同学书,鼓吹革命,极大地振奋了湖北学生界 1906年2月 刘静庵、曹亚伯组织革命团体日知会,吸收新军及学生参加。 1906年4月 同盟会湖北分会在武昌成立,余诚任会长 1910年 6月16日 湖北革命党人改群治学社为振武学社 1911年 1月30日 振武学社更名文学社,举蒋翊武为社长,主要通过新军各标营代表掌握武装,并创办《大江报》宣传革命。 1911年 7月31日 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成立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 1911年9月 四川保路运动转向反清武装起义 1911年 9月24日 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大会在武昌召开,讨论通过“起义计划” 1911年 10月10日 凌晨,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就义。晚,武昌起义爆发,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 1911年10月11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举清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 1911年 10月14日 清廷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 1911年10月中旬 湖北军政府公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 1911年12月1日 鄂军政府与袁世凯签订停战协议 1911年 12月25日 各省代表会在南京开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材料三 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反驳“辛亥革命的胜利具有偶然性”时说,“武昌首义绝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历史并非由偶然构成。看待辛亥革命不能只局限在一两年内发生的大变动,而是要通过表面的变化看到内部的深层原因和趋势。恩格斯的一句话很好地阐述了这个观点:革命一天等于二十年。” 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星旗的设计和争论中所体现的思想。(4分)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冯天瑜先生的观点。(8分)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以小论文形式答题,200字左右)
答案:解析:辛亥革命是今明两年考试命题的热点问题。本题围绕辛亥革命相关知识点利用材料设计问题,解答时需要对材料有准确解读,对教材知识也要有认识掌握。第1问考查了湖北军政府铁血十八星旗反映的思想,可根据材料从大汉族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角度来进行回答。第2问以小论文形式论证冯天瑜先生的观点(“辛亥革命的胜利具有偶然性”说法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酌情回答。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