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演变简表
朝代 |
时间 |
主要制度 |
西周到春秋 |
约公元前1046—公元前476 |
世官制 |
春秋战国 |
公元前770—一公元前221、 |
举荐、军功授爵 |
秦 |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汉代 |
公元前202—一公元220 |
察举制 |
魏:晋南北朝 |
220—581 |
九品中正制 |
隋——清 |
581—1912 |
科举制 |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等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旧有的人事任用制度造成了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贪污腐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西方各国在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官考试录用制度。
——摘编自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都是本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风云人物。因为他们都处在新旧交替时代,所以,他们的行为既有新时代的特征,又体现出浓重旧时代特色。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 列举与他们相关的战役(各举一例)
(2) 他们建立政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 当他们取得政权后,都面临着什么样的共同任务?为完成任务他们各自采取了哪些政策?
1933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其中“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指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资本主义 D.民主集中制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一书。他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对加尔文这一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A.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B.再现人文主义精神一面
C.否定对教皇的盲从 D.肯定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地位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16.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A. 总统 B. 内阁 C. 议会 D. 全体国民
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
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