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 |
时间 |
讨论的对象 |
范围 |
第一阶段 |
1954年4月上旬至5月底 |
草案初稿 |
国家和各大行政区一些重要机构 |
第二阶段 |
1954年6月至9月 |
宪法草案 |
全国民众 |
①由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②选才过程体现出开放和公平的特征
③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主要依据④较好地促进了社会阶层的自由流动
镜头一 雅典卫城的伊瑞克提翁神庙虽花多年时间刚刚修好,但石墙残破如故。实际上修复工作只是新补上了一小块经考证的檐口,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神庙周围环境清洁,游客都与遗迹保持着一定距离欣赏,绝无喧哗之声。主持人采访了几位外国游客,他们普遍认为文物应保留原样,越原始越好,使后人对那时的事物有良好的回忆。
镜头二 主持人介绍到,法国早在1913年就制定了非常严格、明确的古建筑保护法,例如规定古建筑及其方圆五百米内的景物未经政府允许不得变动;法国中小学都开设历史遗产课,并有一周的参观学习时间。……
请回答: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我国航天工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进行了航天员出舱活动。这标志着我国 ( )
A.在航天领域已经超越世界发达国家 B.积极追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C.第二次科技革命已经完成 D.已经完成民族振兴大业
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
家国 年份 | 捷克 | 匈牙利 | 罗马尼亚 | 保加利亚 |
1948年 | 68% | 66% | 29% | 33% |
1952年 | 29% | 29% | 15% | 11%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华约组织成立
C.经互会的成立 D.柏林危机的爆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对官员服饰有明确的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材料二 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
品序 | 文官 | 武官 | 带饰 |
一 | 仙鹤 | 狮子 | 玉 |
二 | 锦鸡 | 狮子 | 花犀 |
三 | 孔雀 | 虎豹 | 金笄花 |
四 | 云雁 | 虎豹 | 素金 |
五 | 白鹤 | 熊 | 银笄花 |
六 | 鹭鹜 | 彪 | 素银 |
七 | 鹧鸪 | 彪 | 素银 |
八 | 黄鹂 | 犀牛 | 乌角 |
九 | 鹌鹑 | 海马 | 乌角 |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风凰网》
请回答:
(1)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该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
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唐代 D、宋代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2.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A.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