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从1939年4月到8月,英、法、苏三国进行了关于缔结互助条约的谈判。英法虽然參加了军事谈判,但只想利用军事谈判来“威慑”德国,以达到避免战争的目的,而不是想用英法苏军事同盟来打击德国。英法还企图用军事谈判来牵制苏联,以阻止苏联加入德国阵营。有鉴于此,苏联转而与德国接触。1939 年8月23日,两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不得直接或间接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当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的领土发生变动时,苏德两国以立陶宛的北部疆界、波兰的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划分势力范围。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九现代史编》
①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④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材料一:这些埠口,在中国封闭的社会体系上戳开了大大小小的窟窿。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因之而源源不断地泻入、渗开。这是一种既富于贪婪的侵略性,又充满进取精神和生命力的东西。它们在旧社会的肌体里沉淀、发芽、生根、膨胀。于是二千年来的清一色变成了斑斑驳驳的杂色。通过这些窟窿,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经济萧条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废墟,还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陷于防御地位,并使人们对它将来是否能存在下去产生了怀疑。
——美国历史学家梅尔文·杜博夫斯基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经济出现战时繁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激增,从1939年的910亿美元增加到1949年的2136亿美元。1943年,失业现象基本消失。
——人民版必修二P118
材料三: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大事年表
年份 | 事件 |
1929年 | 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引导引进技术工作;10月签订70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 |
1930年 | 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 |
1931年 |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 |
1932年 |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外国专家近2000人,技术人员10000多人;共派遣2000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购买外国技术书刊 |
1933年 | 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币;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个 |
1934年 | 苏联加入国际联盟 |
1935年 | 苏联与法国建交,出现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 |
在17世纪英国议会常常被取消和解散.而17世纪以来议会基本上是定期召开.对此,应如何解释?
材料一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李贽《藏书》
材料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张子语录》
材料四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五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聂文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材料三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四又反映了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4分
(3)材料五反映的思想与材料四有何不同?4分
苏格拉底因“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的罪名被判处死刑。当时的宣判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民众法庭 D.军事机关
3.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 一般称谓 |
妻(正配) | 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 |
妾一(侧室) | C.大哥(25岁) |
妾二(侧室) | D.二哥(22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