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和大洋洲白种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著居民的减少 B . 欧洲的殖民扩张 C . 种族之间通婚 D . 大量战争移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1. (1) 材料一中的“权宜政策”是指什么?“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为“后退一步”苏俄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材料二中罗斯福认为“必须退却”的原因是什么?他是如何“行动”的?这一行动开创了什么经济模式?
1917年秋,孙中山三民主义就任大元帅,举起了护法大旗,把矛头直指( )


A . 北洋军阀的头子袁世凯 B . 皖系军阀段祺瑞 C . 滇系军阀唐继尧 D . 桂系军阀陆荣廷
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   )

A . 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 B . 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 C . 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 D . 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从根本上说明(    )
A .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 B . 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C . 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D . 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下
法国某思想家曾提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该观点(    )
A . 没有选择正确的斗争对象 B . 没有找到正确的斗争方式 C . 成为巴黎公社的指导思想 D . 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已诞生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895年始,二十来岁的杨度在王闿运门学了三年。其间,他说:“余诚不足为帝王师,然有王者起,必来取法,道或然与?”戊戌变法期间,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维新思想,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君主立宪。从清末到民初,杨度始则反对共和革命,继则参加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他的君主立宪救国理论在实践中处处碰壁,最后彻底破产。五四运动以后,工农革命运动使他看见了中国的未来。他长期与李大钊等共产党人接触,世界观也有了根本的转变。1929年,杨度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潘汉年介绍,伍豪(周恩来)批准, 秘密入党,为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1931年逝世。

——摘自刘宜庆 《杨度,中国近代史上一奇人》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一生政治立场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杨度政治立场变化的原因。
中国瓷器输入东非以后,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索马里有一种装潢美观的饮器至今一直叫新纳(sina)。”这表明(   )
A . 中国与东非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 B . 东非国家为瓷器生产的适宜地区 C . 东非国家积极学习中国的瓷器文化 D . 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民生活
据统计,整个近代中国资本经济中,商业资本始终大于工业资本。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

A . 利于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B . 阻碍中国近代工业的健康发展 C . 有效抵制列强对华的经济渗透 D . 加速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
1916年,“双十节”庆祝活动规模盛大,打破了民国建立以来庆祝活动的纪录。正如某报道所称:“共和重昭,阴霾肃清,人民皆以诚意祝祷……盛况,迥非往年所可比。”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 . 新文化运动已席卷全国 B . 国民民主参政意识增强 C . 临时政府统治基础稳固 D . 复辟帝制行为有违潮流
“无论是圣西门、傅立叶或欧文,都根本没有想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作为两个在经济上对立的阶级……更没有想到实现他们的计划要牵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大规模斗争。”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前提是

A .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 . 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 C .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 . 马克思、恩格斯等进步思想家善于理论总结
“……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该词吟咏的水利工程是(    )
A . 芍陂 B . 都江堰 C . 灵渠 D . 郑国渠

阅读下列材料:

    在孔子已远逝于我们两千余年的今天,“孔子热”成了一道鲜明的文化景观。

    2005928,即孔子的诞辰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台湾孔孟学会等单位将联合举行“海峡两岸同祭孔”活动。此前的923,孔子标准像在山东曲阜正式发布。一百多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兴建、国学专家呼吁将孔子诞辰定为教师节、人大代表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现代课堂开讲四书五经……

 请完成:

1)“国学专家呼吁将孔子诞辰定为教师节”的根据主要是什么?(4分)

2)首先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处世道德标准是谁?(1分)人大代表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你认为是否合理?说出你的理由。(4分)

3)对于“孔子热”的兴起,有人认为这代表了中国人向传统文化的回归,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2分)

4)今天,我们纪念孔子,但孔子的思想是否已远离了现代生活?请举例说明。(3分)

某高中组织高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王刚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体制创新和调整”,做了几张知识卡片。

卡片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卡片二

罗斯福1938年在谈到“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卡片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0.17万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4万亿元,年均增长11.4%2007年工业增加值首次跃上了10万亿元的新台阶,居世界第三位。纵观当今世界60多亿人口中,主要工业国人口约为7亿,所占比例不足12%。而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创造了13亿人同时迈入工业化的伟大奇迹,中国工业化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迈向工业大国:30年工业改革和发展回顾》

请回答:

(1)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材料?还可以搜集哪些类型的材料?各列两种。

 (2)依据卡片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指什么?为“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列宁采取了什么政策?

 (3)卡片二中“新政”被称为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开始”体现在哪里?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又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4)卡片三所展示的巨大成就无疑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国提出了很多创见。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除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之外还有哪些?

 (5)上述卡片所反映的改革在实质和手段上有何相同点?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

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不符合上述说法的

(   )

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报、电话的出现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A、分清了中央和地方的不同职权       B、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C、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A.产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

C. 生产技术水平低                      D.生存环境未根本改变

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齐国是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的封地,姜尚属于受封的(  )

A.周天子的亲属    B.功臣    C.先代的贵族   D.归附的部落首领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李贽学说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
A. 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文化钳制
B. 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
C. 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D. 没有出现可供他借鉴的思想
如图为载于2019年4月《环球时报》的一幅漫画,题为“不平等的贸易”。漫画反映了



A. 区域贸易的排他性
B. 知识产权的垄断性
C. “自由贸易”的危害性
D. 欧美之间的平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