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
文学作品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人民的生产、生活等经济现象,我们应当在历史学习中,学会从古代古代文学作品中挖掘、归纳、分类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如:
材料1 《诗经、小雅、隰(xi)桑》中有下列的描述:
隰桑有阿(低田里桑树多美),其叶有难(桑叶儿多么丰满)。
既见君子(见着了我的人儿),其乐如何(我的心多么高兴)!
隰桑有阿(低田里桑树多美),其叶有沃(桑叶儿嫩绿汪汪)
既见君子(见着了我的人儿),云何不乐(怎么不心花怒放)?
材料2 汉代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的打扮上:“妾有绣腰襦,葳蕤自身光。”她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
材料3 有关丝绸之路的诗词。
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遍过碛(qi),应驮白练到安西。”
元代维吾尔族诗人马祖常诗云:“波斯在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从哪些角度反映了我国古代丝织业的发达?
(2)材料3的两首诗描写了古代东西方交通——丝绸之路的盛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历史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的特点。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C.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D.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入侵埃及不同于法国入侵埃及的特点是A 侵占埃及,建立殖民统治 B 往往联合奥斯曼帝国和扶植马木路克势力侵略C 进行科学文化侵略 D 镇压人民起义
为了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发展本国海上运输,英国议会于1651年颁布了
A.《航海条例》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马歇尔计划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A
麦克尼尔在其《世界史》中这样描述雅典民主,“尽管雅典公共生活有民主政治形式。但雅典的领袖和将军一直来自贵族家庭……即使像伯里克利那样的政治家也不例外”。下列选项中对该材料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顶峰
B.雅典民主制本质上仍然属于寡头政治
C.雅典民主制度下民众没有实际政治权利
D.雅典民主制度有明显的精英政治倾向
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符合这一主题的资料有( )
①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③《共产党宣言》 ④《国际歌》的诞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分)人格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请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格物致知,大学之端,始学之事也。一物格则一知至,其功有渐,积久贯通,然后胸中判然不疑所行,而意诚心正矣。”
——《朱子文集》七十二
材料二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书》卷二《答聂文蔚》
材料三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二十四孝图之戏彩娱亲》
材料四 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称颂功德,奴隶之文章也。拜爵赐第,奴隶之光荣也。丰碑高墓,奴隶之纪念物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朱熹关于修养成圣的主要途径。(2分)
(2)阅读材料二,指出王阳明所谓“良知”的实质是什么?(2分)该“良知”在形成上与朱熹有什么不同之处?(2分)
(3)阅读材料三,对于材料中所说的“孝”应当如何正确认识?(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陈独秀认为青年应当怎样才能破除旧道德,真正实现人的解放?(2分)他为什么要大力抨击旧道德?(2分)
它“利用‘冷战’阴影, 把‘遏制’共产主义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热情融为一体”。 这里“它”是指( )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布雷顿森林体系
5、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
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