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1970年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时代英雄“杨子荣”的英武雄壮、浓眉腮帮、一脸正气的相貌特征成为当时全国的审美样本;而2014年徐克导演的同名影片中“杨子荣”则亦正亦“邪”,“匪”气十足。杨子荣“英雄”形象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   )

A . 社会经济的发展 B . 对外开放的实施 C . 现代主义的流行 D . “左”倾错误的纠正
二战结束后,德国勃兰登堡州宪法规定:“所有人都有权团结对公共事务造成影响的公民自发组织协会:有权知道所有州和地方当局的消息,并有权向相关当局及代表团体提出请求。”材料可用来说明,二战后的德国(   )
A . 各州拥有一定自治权 B . 注重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C . 各州选举实现了普选 D . 减少国家对公民的干预
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一书中认为,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可以为他的论点提供依据的是(    )
A . 自由落体定律 B . 经典力学 C . 生物进化论 D . 量子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王朝的对外政策,服从于“以德抚远”的政治目标,希望建构一个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中心,具有共同道义和文化基础的稳定的国际体系。汉代外交“临西海而望大秦”,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唐代时,要求选派的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明初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清初,顺治曾诏谕:“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成功经验来看,建构东亚世界更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制度、法律、文化和技术,使得周邻国家受到吸引而自愿输入移植。中国古代王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和平的文化影响,而非武力的征服和领土的扩张;是国际体系的领导者和维护者,而非统治者和掠夺者。

﹣﹣摘编自韩舁《中国古代的外交实践及其基本原则》等

材料二: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庚申之役后,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1875年,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使英。甲午惨败,清廷被迫承认朝鲜为自主之国。庚子国变后,清廷广兴新式学堂,鼓励有志青年留学西洋,新式人才逐渐成为驻外使臣来源的主流。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摘编自何新华《中国外交史(从夏至清)》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外交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晚清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政府的应对举措。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
A . 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 . 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 . 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 . 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据考证,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
A . 三、四百万年前 B . 一百七十万年前 C . 七十万年——二十万年 D . 七千年前
“一切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每个人和其他人一样有权享受充分的自由,不受限制地享受自然法则所赋予的一切权力和优势,具有自然赋予的权利保障自己的所有,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他人的侵害。政府的功能是保障人权,如果政府起不到这种作用,人民就有权改变政府。”持以上观点的思想家是(   )

A . 霍布斯 B . 洛克 C . 卢梭 D . 孟德斯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 (1)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2. (2) 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所发生的科技革命,并指出两次革命中最突出标志。
  3. (3)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如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

A .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 .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C .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D .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

A . 实行君主立宪制 B . 削弱相权 C . 限制君权 D . 废除三省六部制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
A . 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 B . 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 C . 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 D . 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
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议会下院议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这一制度(    )
A .  有利于英国政局长期稳定 B . 使政府工作透明度有所降低 C . 有利于推动政府改善工作 D . 说明内阁是国家政策制定者

18012月,奥地利被迫与法军缔结“留尼维尔和约”,退出了反法同盟;18023月,英国不得不与法国讲和,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领土。这表明拿破仑对外战争

A.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B.主要目的是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使英法争夺以法国最后获胜告终     D.具有革命性、争霸性等特点

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利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阅读以下材料:(20分)

请回答:(请注意三个材料的顺序)

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对山东省的管辖?(4分)从中看出它们各自采取了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4分)

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3分)在这种制度下,是如何加强对山东管辖的?(3分)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积极作用?(4分)

晚唐时期长江沿岸的窃贼活动非常猖獗。据史料记载:“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这反映出    

①晚唐时期集市在江淮地区出现           ②唐代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完全被打破

③集市交易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④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地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家族血缘关系                  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说明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保证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李鸿章评价轮船招商局:“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设立(  )

A.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B.遏制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改变了对外贸易的整体格局                D.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水运的控制

《世界史·现代卷》指出: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是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A.工人阶级社会地位空前提高          B.企业所有权发生本质性变化

C.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发生变革        D.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1979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出于铭记历史灾难的目的,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的第六条标准,把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40年4月希特勒下令建立奥斯威辛集中营到1945年该营解放时,该营注册编号的囚犯逾40.5万人,其中1/3为女性。除小部分从事修膳和建筑劳动外,囚犯大多从事冶金、矿山和其他工业的劳动。大批犹太人被押解到集中营。据推测,五年中因疾病被处决、被毒气室大批谋杀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其中30万人是注册编号的囚犯。
——摘编自(德)古德龙·施瓦茨《纳粹集中营》
材料二 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法案,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在馆内耸立着奥斯维辛纪念碑,并在周围划定了一个默哀区,以示对死难者的深深哀悼。馆内陈列着绞死集中营头目赫斯的绞架以及法西斯潜逃时来不及运走的2吨头发和一些饰物、用具乃至儿童靴鞋等遗物,这一切都是为了向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表示,希望这种丧失人性的卑劣行径以后永远不要再重演。
——摘编自胡德坤主编《世界遗产》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纳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所制造的人间罪恶,并指出这些罪恶所暴露出的本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波兰议会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的方式及目的。
(3)有人认为,奥斯威辛集中营只是反映了德国法西斯的罪行,因而这一文化遗产的警示意义只局限于欧洲。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角度,对这一看法进行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