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梁启超推崇墨子的"兼爱",认为这才是社会正义、平等、进步之所在;孙中山为"墨子所讲的'兼爱'与教会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这体现出他们(    )
A . 倡导复兴传统道德文化 B . 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C . 关注治国理念的本土化 D . 主张托古改制宣传革命思想
明代后期,“朝廷有命令,必传之于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    )
A . 内阁法定地位丧失 B . 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C . 君主专制日趋强化 D . 司礼监地位被削弱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形成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

A . 加强中央集权势必增加官职和官员的数量 B . 募兵和养兵的举措可以缓和农民反抗 C . 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D . 改革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冷战格局的形成,美国对日方针在1945-1955十年间有重大改变:从占领最初的彻底摧毁日本逐步转变为扶植日本垄断资本复活。从1950年起……美国对日政策转变为将日本作为西方世界的亚洲工厂和屏障。正是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促进了日本垄断资本的复活和在复活基础上的高速增长。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  冷战的一些结果必定是投机的。没有这些结果,美国致力于重建德国和日本经济是极不可能的……美国和苏联也很可能不会如此积极地进行太空研究,如果没有强调对太空的研究,科学的衍生物如微型化能够如此快的实现是不可思议的。……冷战还使西欧人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没有美国的影响他们可能不会感觉到这种紧迫感……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和美国斗争的结束留下了一个比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还更为分裂、复杂的世界。

——佛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00-反恐战争》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二战后日本取得的经济成就。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1973年秋,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把集体无法播种的土地借给社员种麦、种菜。在借地的基础上,有些地方实行包产到组,有的搞了包产到户。这(    )
A . 表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C . 改变了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 D . 系统纠正了农村的左倾错误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B . 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C . 联邦宪法好看而不实用 D . 联邦宪法没有受到外部思想的影响
孟子与荀子在对人性问题上都有各自的看法,他们在对人性本质的基本观点上( )
A . 观点相同,说法有异 B . 观点不同,目的相同 C . 观点不同,目的不同 D . 互相借鉴,互相补充
下面邮票所纪念事件反映了(    )

A .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B . 新中国“一边倒”政策 C .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D . 华约建立
与以往反对全球化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府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不同,近年来英国脱欧、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了国际社会高度警觉。由此可见()
A . 全球化发展受保护主义掣肘 B . 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 . 逆全球化更加符合公众利益 D . 世界发展潮流逐渐变为逆全球化
社会主义运动

材料一:19世纪早期,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如傅立叶提出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消除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但是,他们都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两次工人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但都没能成功。

材料二:

宣言》书影(德文版)第一国际成立大会(绘画)巴黎公社宣告成立(绘画)

材料三:1978年,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社会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1982年,说中国对外政策贯彻三句话,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1987年,强调:“第一,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从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阶段出发,而不能超越。”1992年,发表了南方谈话,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1978—2018年中国经济数据表

年份

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元

工业

增加值/亿元

农林牧渔业

增加值/亿元

进出口

总额/亿元

1978年

3678.7

385

1621.4

1072.5

355.04

1988年

15180.4

1378

5814.0

3865.2

3821.79

1998年

85195.5

6860

34133.9

14816.4

26849.68

2008年

319244.6

24100

131724.0

33428.1

179921.47

2018年

919281.1

66006

301089.3

67558.7

305008.13

  1. (1)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变化。
  2. (2)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提炼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的认识。
从11世纪末到13世纪,在威尼斯、热亚那、比萨、佛罗伦萨、米兰等城市,不仅取得了自主,而且还控制了周边农村,发展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这些城市共和国的出现(   )
A . 加速了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 B . 为欧洲社会发展贡献了崭新因素 C . 反映了欧洲统一趋势的出现 D . 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政治前提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搞活企业   

B.实行政企分开, 简政放权,使企业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C.变单一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2019·河南名校高二期末)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出现了国有企业推销员满天飞的现象,同行业间开始出现了激烈的竞争。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崩溃

B.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C.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

D.国家调控政策日益失效

中国一直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对中共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过渡时期采取土地全民所有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实行土地公有制      D.改革开放后土地所有权归农民

29. 新航路开辟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

B.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C.《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的贪欲

D.西欧封建政府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探险活动

.材料一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什么制度?(2分)有人说这说明中国在唐朝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4分) 

(2)材料二中的制度的影响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说明古代中国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2分) 

3)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怎样?(8分) 

.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
.中外合资    B.承包经营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

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理解最正确的是

民主思想是近代社会的主流    ②深刻影响了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民主政治的一个特点是法制化  ④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明朝后期的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C.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