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T图象,按图示箭头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的过程中,理想气体从外界吸热 B . a→b的过程中,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C . a→b→c的过程中,理想气体的体积先增大后减小 D . b→c的过程中,理想气体对外界做功 E . b→c的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内能增大
如图为儿童玩具发光弹性球,一儿童把弹性球竖直上抛随后落地,从空中的最高点开始计时,下列图像描述球的运动可能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582819467

A . 图片_x0020_516832133 B . 图片_x0020_1240888926 C . 图片_x0020_100004 D . 图片_x0020_10000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动机应用了“自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B . 紫外线能促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C . 低频扼流圈用来“通低频、阻高频” D . 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
如图所示,倾角为 、长度 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末端固定一垂直于斜面的弹性挡板P,斜面上铺了一层特殊物质,该物质在滑块上滑时对滑块不产生摩擦力,下滑时对滑块有摩擦且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现有一质量为 、大小可忽略的滑块以初速度 从斜面顶端Q点开始滑下,与弹性挡板第一次发生碰撞后恰好反弹回到Q点。已知滑块每一次和弹性挡板碰撞前后瞬间速率不变,重力加速度 。求:

图片_x0020_100019

  1. (1) 下滑时,滑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 滑块第二次与挡板P发生碰撞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3. (3) 系统最终产生的总内能。
质量m=2kg的物体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开始运动,经过位移为4m时,撤去拉力F,物体运动到位移为8m时停止运动,运动过程中的动能随位移的变化关系的Ek-x图线如图所示,取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拉力做功等于整个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 B . 物体初速度v0= C . 滑动摩擦力f=2.5N D . 拉力F=4.5N
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小球用长为0.5 m的细线悬挂在O点,O点距地面竖直距离为1 m,如果使小球绕OO′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细线最大承受拉力为12.5 N,(g=10 m/s2)求:

图片_x0020_324939688

  1. (1) 当小球的角速度为多大时,细线将断裂;
  2. (2) 线断裂后小球落地点与悬点的水平距离.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图片_x0020_100010

  1. (1)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 .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 . 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 . 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 . 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
  2. (2) 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在四条水平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四条纸带的a、b间的间距相等,则a、b间的平均速度最小的是 ________
    A . 图片_x0020_100011 B . 图片_x0020_100012 C . 图片_x0020_100013 D . 图片_x0020_100014
  3. (3) 该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根据纸带上的点,标出了如图所示的计数点,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 ,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E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图片_x0020_100015

  4. (4)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v-t图像。

    图片_x0020_100016

  5. (5) 根据纸带打出的数据,则小车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有一电荷量 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时电场力做功 ,从B点移动到C点时克服电场力做功
  1. (1) 求A与B、B与C、C与A间的电势差;
  2. (2) 若取B点为零电势点,则A、C两点的电势分别为多少;
  3. (3) 请比较电荷在A、C两点的电势能的大小。
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 . 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C . v1=2m/s、v2=-3m/s,v1>v2 D . -10℃比5℃的温度低
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 .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 .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可能守恒 D . 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和7v,通过ab段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 B . 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 C . 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 时间通过的位移少l.5vt D . 位移所需的时间是后 位移所需时间的l.5倍
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现在用一个水平向右但F=10N的推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静止.(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 (1) 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

  2. (2) 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大小和摩擦力的大小、方向.

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了电子的比荷。玻璃管内阴极K发出的电子经阳极A与阴极K之间的高压加速后,形成一细束电子流,以平行于电容器两极板的速度进入板间区域,两极板间距为d。若两极板间无电压,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中点

  1. (1) 现给两极板间加电压,形成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此时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点,请你判断哪个极板电势高,并求出两极板之间的电压U的大小;
  2. (2) 保持两极板间场强E不变,再在极板间施加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电子在荧光屏上产生的光点又回到点,求此时电子通过极板区域的速度大小
  3. (3) 在(2)问中,将电场撒去后,保持磁场B不变,发现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求电子的比荷(e、m分别表示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B . 只有质量很大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 . 只有质量与体积都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D . 研究物体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属于次要因素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如图所示,两根平行光滑金属导轨MN,PQ,放在水平面上,导轨间距L,左端向上弯曲,电阻不计,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大小为B,导体棒a与b的质量均为 m,电阻分别为R与2R,b棒放在水平导轨上足够远处,a棒在弧形导轨上距水平面h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运动过程中导轨与导体棒接触良好且始终与导轨垂直,重力加速度为g:

图片_x0020_100021

  1. (1) 求a棒滑到底端刚要进入磁场时的动量大小;
  2. (2) 求a棒滑到底端刚进入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3. (3) 求最终稳定时两棒的速度大小;
  4. (4) 从a棒开始下滑到最终稳定的过程中,求b棒上产生的内能。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 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 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波、电磁波、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光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C.中央电视台与资阳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D.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充满着电磁波

电磁波与传感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已经被大量应用了,下面正确的是(

A .机场、车站用来检查旅客行李包的透视仪是利用 X 射线的穿透本领

B .银行的验钞机和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C .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

D .电阻应变片是根据两个应变片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制成

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图,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

BC区域时变为圆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CD都与BC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度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处,D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箱子在A处投放后,在到达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段的微小滑动)。已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T内,共运送小货箱的数目N个。这装置由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求电动机的平均功率

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叠放,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一起匀速运动,若将水平力F作用在A上,两物体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AB一起匀速运动

BA加速运动,B匀速运动

CA加速运动,B静止

DAB一起加速运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