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质量为2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点的初速度为3 m/s B . 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 C . 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D . 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
科学家常在云室中加入铅板以降低运动粒子的速度。图示为物理学家安德森拍下的正电子在云室中运动的径迹,已知图示云室加垂直直面方向的云强磁场,由图可以判定(   )

A . 匀强磁场方向向外 B . 正电子由上而下穿过铅板 C . 正电子在铅板上、下磁场中运动角速度相同 D . 正电子在铅板上、下磁场中运动中动量大小相等
一物体从t=0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

A . 0~4s物体距离出发点最远 B . 2s~6s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不变 C . 2s~5s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D . 第1秒内与第6秒内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反
A、B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a、b分别为A、B两球碰前的位移—时间图象,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若A球质量mA=2 kg,则由图象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A,B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 kg·m/s B . 碰撞时A对B所施冲量为-4 N·s C . 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4 kg·m/s D . 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10 J
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A . B . 加速度 C . D . 电场强度
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模型: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长为L=2.5 m的粗糙倾斜轨道AB,通过水平轨道BC与半径为R=0.2 m的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DE,整个轨道除AB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中AB与BC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2 kg小物块,当从A点以初速度v0=6 m/s沿倾斜轨道滑下,到达C点时速度vC=4 m/s。取g=10 m/s2 , sin37°=0.60,cos37°=0.80。

图片_x0020_100019

  1. (1) 小物块到达C点时,求圆轨道对小物块支持力的大小;
  2. (2) 求小物块从A到B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物块所做的功;
  3. (3) 小物块要能够到达竖直圆弧轨道的最高点,求沿倾斜轨道滑下时在A点的最小初速度vA
如图甲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沿水平方向的电场,MN是其中的一条直线,线上有A、B、C三点。一带电量为+2×10﹣3C、质量为1×10﹣3kg的小物块从A点静止释放,沿MN作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的切线斜率最大(图中标出了该切线),C点处的切线平行于t轴,运动过程中小物块电量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B两点电势差UAB=﹣4V B . 小物块从B点到C点电场力做的功W=10﹣2J C . B点为AC间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大小E=1V/m D . 由A到C的过程中小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如图(甲)所示,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两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导轨的左侧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和理想二极管D(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t=0时刻起阻值也为R的导体棒ab在外力作用下向右运动,其速度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运动过程中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两端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不计导轨电阻,则金属棒两端电压Ua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022年将在我国北京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某滑道示意图如图所示,AC段为运动员加速助滑道,其中BC段是半径为20m的圆弧滑道,斜面CD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运动员从加速助滑道上的某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后从C点水平飞出,之后落在斜面上的D点。已知运动员和装备的总质量为80kg,运动员下滑到加速助滑道最低点C时对滑道的压力大小为2400N,忽略一切摩擦,取重力加速度 。求:

  1. (1) 运动员从C点水平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2. (2) 从C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
  3. (3) 滑道上A、C两点间的竖直高度。
一质量为1kg的物体,位于离地面高1.5m处,比天花板低2.5m.以地面为零势能位置时,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 J;以天花板为零势能位置时,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 J(g取10m/s2

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位移x=3 m,x=-5 m,则x>x B . 速度是矢量,而速度变化量是标量 C . 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它是矢量 D . 矢量和标量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而不只是看物理量的正、负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
  1. (1) 测量单摆的周期时,图1中(选填“甲”“乙”或“丙”)作为计时开始与终止的位置更好些。

  2. (2)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测得摆球经过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为 ;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为D,某次测量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2所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mm,该单摆的周期为(用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 (3) 在“利用单摆周期测量重力加速度g”实验时,小明测量了摆线长度作为L,小华测量了悬点到摆球下端的距离作为L,小红测量了摆线长度和摆球半径并将两者之和作为L。三位同学都仔细测量了单摆周期,绘制了T2-L图像(如图3所示),图像斜率均为k。通过分析可知,小明绘制的图像是,小华绘制的图像是,小红绘制的图像是(选填“①”“②”或“③”)。由图像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用T、L、k等符号的合适表达式表示)。

如图甲所示,内壁光滑、导热良好、质量为 的汽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上部分的横截面积为S,下部分的横截面积为2S,下部分汽缸高L,汽缸内有两个质量忽略不计、厚度不计的活塞A、B封闭了Ⅰ、Ⅱ两部分理想气体,A活塞正好处在汽缸上下两部分的分界处,B活塞处在下部分汽缸的正中间位置处。现将该装置挂起来,气缸脱离地面稳定后如图乙所示。A活塞始终未与汽缸脱离,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外界温度为T,大气压强为P0

①若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乙图中A活塞向上移动的距离;

②若环境温度缓慢升高,B活塞恰能升到下部分汽缸的顶部,求此时的环境温度?

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

A . a1=g   a2=g B . a1=0   a2=g C . D .

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拖车与汽车脱钩,而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各自受的阻力不变,则在拖车停止运动前(  )

A.汽车和拖车的总动量不变

B.汽车和拖车的总动量增加

C.汽车和拖车的总动能不变

D.汽车和拖车的总动能增加

小红准备在旅游时估算登山缆车的机械效率.她从地图上查到,缆车的起点和终点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30米和840米,两地的水平距离为1200.一只缆车运载15个人上山的同时,有另一只同样的缆车与它共用同一个滑轮组,运载8个人下山.每个人的体重大约是60千克.从铭牌看到,缆车的自重(质量)为600千克.小红还用直尺粗测了钢缆的直径,约为2.5厘米.拖动钢缆的电动机铭牌上标明,它的额定功率为45千瓦.管理人员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电动机的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的60.实际测得缆车完成一次运输所用的时间为7分钟.请你帮助小红估算缆车的机械效率.g9.8N/kg

如图甲所示,一个匝数n=100的圆形导体线圈,面积S1=0.4m2,电阻r=1Ω.在线圈中存在面积S2=0.3m2的垂直线圈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有一个R=2Ω的电阻,将其两端ab分别与图甲中的圆形线圈相连接,求在04s时间内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如图,长均为L的两根轻绳,一端共同系住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A、B两点,A、B两点间的距离也为L.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以AB为轴做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v时,两根绳的拉力恰好均为零,则

A当绳的拉力恰好为0时,小球在最高点的速率

B当绳的拉力恰好为0时,小球在最高点的速率

C若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3v时,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

D若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3v时,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

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汽车刹车6s末的位移大小为(                                                                                                                                     

    A 25m            B 24m  C 0     D 30m

                                                                                                                                    

如图所示,一长轴为2L的椭圆形薄板绝缘材料边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沿长轴AB的直线上另有三个点C、D、E,且AC=BD=DE=L,在E处放置一电荷量为+q的电荷.已知D点处的场强为零,则C点的场强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

A.
B.
C.
D.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