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设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 , 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 , 第一宇宙速度为v2 , 地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关于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力学温度的单位“K”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 . 温度升高了1℃就是升高了1K C . 0℃的温度可用热力学温度粗略地表示为273K D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绝对零度是可以达到的
如图所示,B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侧放的半圆形凹槽,其内侧面光滑,半径R=1.2m,质量m1=0.6kg的小木块A(视为质点)静止放在光滑水平平台M上。质量m2=1kg,长度L=5m的长木板C,开始时它的左端紧靠凹槽,上表面与凹槽内侧最低点相切并静止在光滑地面上。某时刻,给木块A一个水平向左的瞬时冲量I=2.4N•s,之后木块A从B内侧最高点沿切线进人半圆形凹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1. (1) 求小木块A刚进入半圆形凹槽内侧最高点时受到的压力FN的大小;
  2. (2) 若小木块A与长木板C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值满足0.1≤μ≤0.5,试讨论因μ值的不同,小木块A在长木板C上相对C运动的过程中两者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如图甲,将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 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质量分别为2m、4m的小球,分别以同样大小的速度 从半径均为 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的最低点水平向右射入轨道,轨道形状如图乙、丙所示。小球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 只有质量为4m的小球能到达最大高度h B . 质量为2m、4m的小球均能到达最大高度h C . 质量为2m的小球到达与圆心等高处时,处于超重状态 D . 质量为4m的小球到达与圆心等高处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8mg
星级快车出站时能在150 s内匀加速到180 km/h,然后正常行驶.某次因意外列车以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将车速减至108 km/h.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列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B . 列车减速时,若运用v=v0+at计算瞬时速度,其中a=- m/s2 C . 若用v-t图象描述列车的运动,减速时的图线在时间轴t轴的下方 D . 列车由静止加速,1 min内速度可达20 m/s
关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定律告诉我们:物体间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距离成反比 B .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实验室里经过反复实验后才得出来的 C . 公式 中的引力常量G的大小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的 D . 此规律不仅适用于弱相互作用,也适用于强相互作用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

  1. (1) 对于实验的操作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 .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 . 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 . 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2. (2) 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部分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图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为 ,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  为g。可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 ,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
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所使用的器材有:

小灯泡L(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

电压表(量程 ,内阻为 ),

电流表A(量程 内阻约 ),

定值电阻 (阻值为 ),

滑动变阻器R(阻值 ),

电源E(电动势 ,内阻很小)

开关S,导线若干.

  1. (1) 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 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请将图甲电路补画完整;

  2. (2) 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将_________;

    A . 逐渐增大 B . 逐渐减小 C . 先增大后不变 D . 先减小后不变
  3. (3) 若用多用表直接测量该小灯泡的电阻,正确操作后多用表指针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是

  4. (4) 用另一电源 (电动势 ,内阻 )和题中所给的小灯泡L、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在R的变化范围内,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W,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W,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图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质点2、3、4,… 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T/4时,质点5刚要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T/4时,质点5开始向下运动 B . t=T/4时,质点3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C . 从t=T/2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8的速度正在减小 D . 从t=T/2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8的加速度正在减小
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带电荷之比为1:7,相距为r,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为原来的(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8T,矩形线圈abcd的面积S=0.5m2 , B与S垂直,线圈一半在磁场中,则当线圈从图示位置绕ad边绕过60°时,线圈中的磁通量为,在此过程中磁通量的改变量为;当线圈再绕ad边转过30°时,线圈中的磁通量为,在此过程中磁通量的改变量为

如图所示,在一次冰壶比赛中,冰壶(可看作质点)被释放后,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到达c点时冰壶恰好停止。已知a、b间的距离是b、c间距离的3倍。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冰壶通过ab段所用时间小于通过bc段所用时间 B . 冰壶在ab段所受摩擦力的冲量等于在bc段所受摩擦力的冲量 C . 冰壶在ab段的动量变化量大于在bc段的动量变化量 D . 冰壶在ab段的动能变化量等于在bc段的动能变化量
如图所示,质量为m=2.4 kg的物体用细线悬挂处于静止。细线AO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37°,细线BO水平,细线CO竖直,重力加速度g=10 m/s2 , 不计所有细线的重力,sin37°=0.6,cos37°=0.8。

  1. (1) 求细线BO上的拉力大小F;
  2. (2) 若三根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N,要使三根细线均不断裂,求细线下端所能悬挂重物的最大质量;
  3. (3) 若上下缓慢移动细线OB的端点B,并保持细线AO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不变,求细线BO上拉力的最小值Fmin

中子n、质子p、氘核D的质量分别为现用光子能量为E的γ射线照射静止氘核使之分解,反应的方程为若分解后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则中子的动能是            A        B

   C         D

下述各种现象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A锯条锯木头,锯条发烫                            B擦划火柴,火柴头着火

C冬天对着手呵气,手变暖                         D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

由于某种原因,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减小了,那么,卫星的(  

A.速率变小,周期变小                 B.速率变小,周期变大

C.速率变大,周期变大                 D.速变率大,周期变小

如图所示,AB为两个固定的等量的同种正电荷,在它们连线的中点处有一个可以自由运动的正电荷C,现给电荷C一个垂直于连线的初速度v0,若不计电荷C所受的重力,则关于电荷C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加速度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始终增大

  B.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速度始终增大,最后趋于无穷大

  D.速度始终增大,最后趋于某有限值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可视为理想电表。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B.小灯泡L变亮

C.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少

D.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科学家法拉第对电磁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陈述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法拉第首先引入“场”的概念来研究电和磁的现象

B.法拉第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给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法拉第通过实验总结出了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方法

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