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测金属丝: (阻值约
,额定电流约
);
电压表: (量程
,内阻约
);
电流表: (量程
,内阻约
);
(量程
,内阻约
);
电源: (电动势3V,内阻不计)
(电动势12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约
)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mm。
②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电源应选(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中(间答题卡)完成电路原理图。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5T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30°角,下端连接“2.5V,0.5W”的小电珠,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0.02kg、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金属棒由静止开始释放,下滑速度达到稳定时,小电珠正常发光,取g=10m/s2,求:
(1)金属棒沿轨道下滑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金属导轨的宽度;
(3)金属棒稳定下滑时的速度大小.
如图所示,两个宽度为d的有界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都为B,方向如图18所示,不考虑左右磁场相互影响且有理想边界。一带电质点质量为m,电量为q,以一定的初速度从边界外侧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入射方向与CD成θ角。若带电质点经过两磁场区域后又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的速度出射。求初速度的最小值以及经过磁场区域的最长时间。(重力不计)。
如图20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物块间用一水平轻绳相连,绳中无拉力.现用水平力F向右拉物块A,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0
A.当0<F≤μmg时,绳中拉力为0
B.当μmg<F≤2μmg时,A、B物体均静止
C.当F>2μmg时,绳中拉力等于
D.无论F多大,绳中拉力都不可能等于
两个摆长不同(l1<l2)、质量不同(m1<m2)的单摆静止于平衡位置,使两个摆球分别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它们的频率与振幅分别为f1、f2和A1、A2,则
(A),
(B)
,
(C),
(D)
,
如图所示为一交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每个周期内,前三分之一周期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后三分之二周期电压恒定.根据图中数据可得,此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 ( )
A.7.5 V B.8 V C.2 V D.3
V
有一探测卫星在地球赤道正上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探测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求:
(1)探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
(2)探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3)在距地球表面高度恰好等于地球半径时,探测卫星上的观测仪器某一时刻能观测到的地球表面赤道的最大弧长.(此探测器观测不受日照影响,不考虑空气对光的折射)
在研究宇宙发展演变的理论中,有一种学说叫做“宇宙膨
胀说”,这种学说认为万有引力常量G缓慢地减小。根据这一理论,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系中地球的公转情况与
现在相比
A.公转半径R较大 B。公转周期T较小
C.公转速率v较大 D。公转角速度较小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m和M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当在物体m上施加一个水平力F,且F由零逐渐加大到Fm的过程中,m和M均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 ]
A.斜面体对m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地面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
D.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由零逐渐增大到Fm
甲 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甲车初速度为30m/s,以加速度大小为a1匀减速刹车,乙车初速度为10m/s,以加速度a2匀加速运动,经过10s两车速度相等.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之间最大距离为x.则( )
A. a1越大x越大 B. a2越大x越大
C. x一定等于100m D. x一定等于50m
如图所示,截面为矩形的金属导体放在磁场中,当导体中通有电流时,导体的上、下表面的电势有什么关系(上板为M,下板N)( )
A. φM>φN B.φM=φN C.φM<φN D. 无法判断
在静电场中,关于场强和电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势高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大
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C.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一定为零
D.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一定为零
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取的 |
| B. | 看到从匀速飞行的飞机上落下的重物沿直线竖直下落,是地面上的人以地面做参考系观测的结果 |
| C. | 只能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
| D. | 同一个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是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