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在一个水平面上建立x轴,在过原点O垂直于x轴的平面的右侧空间有一个匀强电场,场强大小 ,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在O处放一个电荷量大小 、质量 的带负电的物块、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沿x轴正方向给物块一个初速度 ,如图所示。 ,求

图片_x0020_114195108

  1. (1) 物块向右滑行的最大位移;
  2. (2) 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再次回到出发点。
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暧水瓶经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中主要原因是(   )

A . 软木塞受潮膨胀 B . 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 . 白天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变大 D . 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为2:l,四个标有“6V,6W”的完全相同的灯泡L1、L2、L3、L4 , 按如图的方式接入电路,其中L1恰能正常发光.忽略灯泡电阻随电压的变化.电路中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L2、L3、L4均正常发光 B . 电流表示数为0.5A C . m、n两点间所加的电压为14V D . 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8 W
如图甲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F逐渐增大,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根据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

A . 物体的重力为2N B . 斜面的倾角为37° C . 加速度为6m/s2时物体的速度 D . 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为12N
在定值电阻两端分别加如图甲、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将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分别记为、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焦耳热分别记为。则(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水平圆形转台能绕过圆心的竖直转轴转动,转台半径 ,在转台的边缘叠放物体A、B(均可看作质点),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B与转台之间动摩擦因数 ,且mA=2kg,mB=5kg.(g取10m/s2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 (1) 若开始的时候转台边缘只放上了B物体,求随着转速的增加,B物体即将发生滑动时所对应的角速度ω?
  2. (2) 当物体A、B叠放在一起的时候,转台以ω1=2rad/s匀速转动,如图a,求此时B对转台的摩擦力大小?
  3. (3) 现用一根长 的轻绳将B、C相连,轻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C物体(可看作质点)的质量为mC=1kg,让转台从静止缓慢加速,如图b,求细绳即将拉断的瞬间(还未拉断)转台所对应的角速度,以及此时转台对B物体的摩擦力?
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槽向上做直线运动,经4 s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 m/s,求:(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 (1) 4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2. (2) 4s内物体的加速度。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斜面体B,质量2kg,倾角 ,斜面体上有一小物块A,质量1kg,物块A与斜面体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给小物块A施加一个垂直斜面向下的作用力F,让小物块A沿斜面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1m/s2 , 斜面体B始终保持静止不动,重力加速度取10m/s2 ,则(   )

A . 作用力F大小为10N B . 地面对斜面体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 . 地面与斜面体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6N D . 斜面体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1N
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5m,传动速率恒为v=2m/s,方向顺时针,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已知木块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t.(g=10m/s2

某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小物块从该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又返回斜面底端。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时的动能为 时,它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若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时的动能为2E,则它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
A . B . C . D .
人们对电磁炮的研究不断深入。某高中科研兴趣小组利用学过的知识制造了一台电磁炮,其原理示意图如图甲所示,高压直流电源电动势为E,大电容器的电容为C。线圈套在中空的塑料管上,管内光滑,将直径略小于管的内径的金属小球静置于管口附近。首先将开关S接1,使电容器完全充电,然后立即将S转接2,此后电容器放电,通过线圈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金属小球在的时间内被加速发射出去,时刻刚好运动到管口。下列关于该电磁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在塑料管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 的时间内,小球中产生的涡流从左向右看是顺时针方向的 C . 时刻,小球受到的线圈磁场对它的作用力为零 D . 的时间内,电容器储存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

A.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

B.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

C.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

D.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

如图383所示,为中学物理课上一种演示气体定律的有趣仪器——哈勃瓶,它是一个底部开有圆孔,瓶颈很短的平底大烧瓶.在瓶内塞有一气球,气球的吹气口反扣在瓶口上,瓶底的圆孔上配有一个橡皮塞.在一次实验中,瓶内由气球和橡皮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对气球缓慢吹气过程中,当瓶内气体体积减小ΔV时,压强增大20%.若使瓶内气体体积减小V,则其压强增大(  )

383

A20%                                  B30%

C40%                                  D50%

有一颗载有太阳能收集板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地球半径R02倍,卫星圆形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太阳光可看作是平行光,求

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2)卫星绕地球一周,太阳能收集板工作的时间。

20181127日凌晨4时许,洞察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假设未来的某一天,字航员在火星上距地面18m高处由静止释放一重物,测得重物经过3s落到火星表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B重物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C重物落地前的1s内位移大小为8m

D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为2m

一质量为m=2kg的小滑块,从半径R=1.25m1/4光滑圆弧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圆弧轨道竖直固定,其末端B切线水平.ab两轮半径r=0.4m,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µ=0.1,传送带右端点C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1.25mBC两点间的距离是8m,EC的竖直投影点.g10m/s2,求:

1)小滑块经过B点时,对B端的压力为多大?

2)当传送带静止时,滑块落地点离E点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3)当ab两轮以某一角速度顺时针转动时,滑块从C点飞出后落到地面上,要使落地点离E点的最远,求两轮转动的角速度最小是多少?落地点离E点的最远距离是多少?(计算结果可以保留根式)

如图所示,(a)(b)(c)(d)过程是交流发电机发电的示意图,线框的面积为S,匝数为N,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将两极间的磁场看成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线圈转到图(a)位置时,线圈的磁通量最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小

B.若从图(b)开始计时,线圈中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是i=Imsinωt

C.线圈从图(b)位置转到图(c)位置的过程中,感应电流增大

D.线圈从图(b)位置转到图(d)位置的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NBSω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___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试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一个解决办法.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有半径R=1.8m的光滑圆弧轨道,轨道末端水平且与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的上表面等高。长木板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1,木板正中间放有一质量m=lkg的滑块P,木板上表面右端固定有一带有橡皮泥的挡板。现将一质量也为1kg的滑块Q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释放,当其刚滑上长木板时给滑块P一个向左的初速度v=3m/s,P,Q发生弹性正碰后滑块P运动到木板右端与挡板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已知长木板的质量 M= 5kg,长l= 9m,重力加速度g =10m/ s2 ,滑块P,Q均可视为质点。求:

(1)P,Q发生弹性正碰后各自的速度;
(2)长木板运动的位移大小。
如图所示,一个箱子内放置质量为m的物体,现让箱子以初速度为零从高空释放,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成正比,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 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刚开始存在压力,但随着箱子下降,压力逐渐减小直到为零
C. 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 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