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将长为l的玻璃圆柱体沿轴剖开后得到一块半圆柱体,其截面的正视图如图所示,MNPQ为其底面(PQ图中未画出),MN为直径.已知半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R,玻璃的折射率n= .一束与MNPQ所在平面成45°且垂直于轴的平行光束射到半圆柱面上,经折射后,有部分光能从MNPQ面射出,忽略经多次反射到达MNPQ面的光线,求MNPQ透光部分的面积.

如图所示:长为L、倾角为 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电场中,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 从斜面底端A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当到达斜面顶端B点时,速度仍为 ,则(  )

A . 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 B . AB两点间的电压一定等于 C . 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电场强度最大值一定为 D . 若该电场是由放置在C点的点电荷Q产生,则 为45°
下列几组全是矢量的是(  )
A . 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 B . 路程、时间、位移 C . 位移、时间、速度 D . 速度、路程、加速度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个静止的物体A、B,它们的质量均为m=2kg.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在水平恒力F=20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F作用了t=2s然后撤掉.求:

  1. (1) A、B一起运动的过程中B对A的作用力;

  2. (2) A、B都静止时它们之间的距离L.(g=10m/s2

如图所示,竖立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将一个金属球放在弹簧顶端(球与弹簧不连接),用力向下压球,使弹簧被压缩,并用细线把小球和地面栓牢(图甲).烧断细线后,发现球被弹起且脱离弹簧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图乙).那么该球从细线被烧断到刚脱离弹簧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B . 球刚脱离弹簧时动能最大 C . 球在最低点所受的弹力等于重力 D . 在某一阶段内,小球的动能减小而小球的机械能增加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0~4 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B . 0~4 s内拉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C . 4 s末物体的动量为零 D . 0~4 s内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
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质量m=75kg,沿倾角θ=30°的山坡匀加速滑下,经过1s的时间速度由3m/s增加到7m/s,g取10m/s2 , 求:

  1. (1) 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沿山坡下滑加速度和位移分别是多少?
  2. (2) 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一带电荷量为 + q、质量为m的小球在力F、重力、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沿图中竖直虚线由M到N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MN竖直,力F方向与MN之间的夹角为45°,M、N之间的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5

A . 如果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则qE = mg B . 如果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则小球从M到N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mgd C . 小球从M到N的过程中F所做的功为 D . 电场强度E可能的最小值为
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A . 位移 B . 温度 C . 平均速度 D . 加速度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有一质量为0.1kg的小铁块,它离纸带的右端距离为0.5m,铁块与纸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1.现用力向左以2m/s2的加速度将纸带从铁块下抽出,(不计铁块大小,铁块不滚动,取g=10m/s2)则,将纸带从铁块下抽出需要 s;铁块从纸带上掉下来时的动能为 J.

亚里士多德对“力到底如何决定物体的运动”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力决定物体的运动速度.他认为,要马车跑得更快,就要用更多的马去拉,或用更强壮的马去拉.所以,力越大速度越大,力越小速度越小,没有力时,速度就为零(静止不动).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完全正确,力决定物体的运动速度 B . 没有力作用物体,物体不会运动,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由力来决定 C . 物体的速度大小不是由力来决定,没有力作用物体,物体同样可以运动 D . 物体的速度大小不是由力来决定,但没有力作用物体,物体不可能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
如图所示,半径为R=1m的光滑半圆轨道CD竖直放置,与粗糙水平面相切于C点。质量为 =10kg的滑块在与水平方向成 =37°的恒力 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前进到B点后撤掉力 。小物块继续前进经过C点进入半圆轨道,恰能通过最高点D。若恒力 大小为100N,且AC段长为10.5m ,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

图片_x0020_100011

  1. (1) D点速度大小?
  2. (2) AB间的距离 为多少?(sin37°=0.6,g=10m/s2
2022年2月14日,徐梦桃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比赛中夺得金牌,图甲为徐梦桃在比赛过程中的情景,图乙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简化赛道。倾斜直滑道(助滑区)与水平地面由一小段圆弧(高度和长度可忽略)平滑连接,BC为半径的圆弧滑道(跳台区),O为圆心,B为圆弧滑道的最低点,O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DE为倾角的倾斜滑道(着陆区),通过水平平台CD与滑道BC连接。若徐梦桃从距水平地面高度为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B点进入圆弧滑道,在C点做斜抛运动后恰好落在倾斜滑道DE上的F点(图中未画出),F点与D点的间距。徐梦桃与滑板的总质量 , 经过B点时滑板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 徐梦桃和滑板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及BC段的摩擦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求:

  1. (1) 徐梦桃在AB段损失的机械能;
  2. (2) 徐梦桃的落点F与C点的水平距离。
一定质量的某理想气体压强为3×105Pa,温度为27℃,体积为2m3 , 经等容变化温度变为127℃,再经等温变化使体积变为4m3 , 则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多少Pa。(摄氏温度与开氏温度的差值按273计算)

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如图所示的v-t图像是计算机显示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0s内,电梯向上运动,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B0-5s内,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C5s-10s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D10s-20s内,电梯在减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坡上,从A点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落在斜坡的B点,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是75m.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抛出时速度的大小

2)物体落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如图( a )所示, 系留气球 是一种用缆绳固定于地面、高度可控的氦气球,作为一种长期留空平台,具有广泛用途。图( b )为某一 系留气球 的简化模型图;主、副气囊通过无漏气、无摩擦的活塞分隔,主气囊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氦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副气囊与大气连通。轻弹簧右端固定、左端与活塞连接。当气球在地面达到平衡时,活塞与左挡板刚好接触,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在气球升空过程中,大气压强逐渐减小,弹簧被缓慢压缩。当气球上升至目标高度时,活塞与右挡板刚好接触,氦气体积变为地面时的 1.5 倍,此时活塞两侧气体压强差为地面大气压强的 。已知地面大气压强 p 0 =1.0×10 5 Pa 、温度 T 0 =300K ,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活塞厚度忽略不计。

1 )设气球升空过程中氦气温度不变,求目标高度处的大气压强 p

2 )气球在目标高度处驻留期间,设该处大气压强不变。气球内外温度达到平衡时,弹簧压缩量为左、右挡板间距离的 。求气球驻留处的大气温度 T

 (2012·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一块含U(238)的矿石质量为M,其中U的质量为m.已知U的半衰期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时间2T后这块矿石基本不再含有U

B.经过时间2T后矿石中的U发生了衰变

C.经过时间2T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

D.经过时间3T后矿石中U的质量还剩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牛顿第二定律,小车的质量为M,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沙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2)为了尽可能减少摩擦力的影响,计时器最好选用 _________ (填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同时需将长木板的右端垫高,在没有沙桶拖动下,轻推一下小车,使小车能拖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 _________ .

3)在 _________ 条件下,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在控制 _________ 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4)在此试验中,该同学先接通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再放开纸带,图乙所示是在m=100gM=1kg情况下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起点,ABC为过程中的三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标出,有关数据如图乙所示,其中hA=42.05cmhB=51.55cmhC=62.00cm,则打B点时小车的速vB= _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为a= _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三条长直导线a、b、c都通以垂直纸面的电流,其中a、b两根导线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o点与a、b、c三条导线距离相等,且处于oc⊥ab。现在o点垂直纸面放置一小段通电导线,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导线受力方向如图所示.则可以判断( )

A. 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F相同
B. 长导线c中的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长导线a中电流I1小于b中电流I2
D. 长导线c中电流I3小于b中电流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