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9月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为了证明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的牛胰岛素是否是同一物质,在人工合成胰岛素过程掺入了放射性14C分布均匀的结晶物,从而证明了两者都是同一物质,为我国在国际上首先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牛胰岛素提供了证据.

①在人工合成过程中掺入放射性14C的用途是作为:

A.催化剂      B.媒介质    C.组成元素     D.示踪原子

②以上所述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结晶牛胰岛素是同一物质的依据是:

A.它们都具有扩散作用       B.它们都具有渗透作用

C.它们都具有相似相溶作用     D.它们的物质结构相同.

将一物体在离水平地面高为h处以大小为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水平射程为l,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
A . B . C . D .
                  
  1. (1) 电火花计时器是一种使用(填“交流”或“直流”)电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220V,打点周期0.02s。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上,还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夹在纸带之间。
  2. (2) 如图所示,为一次使用电火花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则利用纸带上的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m/s2 .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图片_x0020_100015

衰变亦称“蜕变”,指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粒子而转变为另一种元素的过程。一个铀核经过若干次衰变和衰变后变为铅核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B . 铀核变为铅核的过程中发生了6次衰变 C . 铀核变为铅核的过程中发生了8次衰变 D . 铀核变为铅核的过程中共有6个中子变为质子
真空中大小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相隔一定距离(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两球之间的库仑引力大小为F。现在用另一个跟它们大小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C,先后与A、B两个小球接触后再移开,这时A、B两球之间库仑力大小为(    )
A . B . C . D .
学校科技周展示现场中,飞行小组让飞行器从12m高的教学楼楼顶由静止先匀加速直线下降再匀减速直线下降,到达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飞行器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运动总时间为3s,则该飞行器在此过程中的v-t图像为(   )
A . B . C . D .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诶,球A上端用细线系住挂起来,系统保持静止,则剪断细线的瞬间,A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 方向为竖直向(填“上”或“下”),B球加速度大小为 m/s2 . (重力加速度取10m/s2

用以下方法可以粗略测定木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右图所示,将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将木板的左端固定,而将其右端缓慢地抬高,会发现木块先相对静止在木板上,后来开始相对于木板向下滑动,测得当木块刚好开始沿木板滑动时木板和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木块开始滑动前,其所受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B . 木板从水平变成接近竖直方向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一直在增大 C . 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D . 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sinθ
关于物体带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带电的物体没有电荷 B . 带电的粒子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C . 摩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D . 带电导体棒放在潮湿的房间里一段时间,导体棒不带电了,说明电荷量不是守恒的。
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先减速后加速,乙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先加速后减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   )
A . 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B . 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C . 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D . 无法判断谁先经下一个路标
如图所示,柱状光学器件横截面为等腰梯形,AB边长为d,CD边长为3d, , 底角为45°。一束细激光从E点垂直AD面入射,器件介质对激光的折射率为。已知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这束激光从射入到第一次从器件中射出在器件中经历的时间为( )

A . B . C . D .

AB两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在相同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23而转过的角度之比φAφB=32,则它们的周期之比TATB=                                                                     ;线速度之比vAvB=

                                                                                                                               

一位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在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在    端;

2)该同学改变滑片的位置,记录了6组数据,并根据数据在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了UI图线,请根据图线求出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质量为M的小车置于水平面上.小车的上表面由1/4圆弧和平面组成,车的右端固定有一不计质量的弹簧,圆弧AB部分光滑,半径为R,平面BC部分粗糙,长为C点右方的平面光滑.滑块质量为m ,从圆弧最高处A无初速下滑(如图),与弹簧相接触并压缩弹簧,最后又返回到B相对于车静止.求:

1BC部分的动摩擦因数

2)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3)当滑块与弹簧刚分离时滑块和小车的速度大小.

如图所示,线圈竖起放置且固定不动,当它正上方的磁铁运动时,流过电阻的电流是由ARB,则磁铁可能()

    A.向下运动 B 向上运动

    C.向左平移 D 以上运动都不可能

如图所示是电阻式温度计,一般是利用金属铂做的,已知铂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测出铂丝的电阻就可以知道其温度.这实际上是一个传感器,它是将温度这个热学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来进行测量的.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0.2m的直导线放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导线水平且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中通有向右的电流。

1) 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0.5T,导线中电流I=0.5A,试计算导线所受安培力;(2)将该通电导线旋转到与磁感线平行的位置,此时导线是否受安培力?

如图所示,边长为 l 1 l 2 的单匝矩形线框 abcd 处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线框可绕轴 OO′ 转动,轴 OO′ 与磁场垂直,线框通过连接装置与理想变压器、小灯泡连接为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小灯泡 L 1 L 2 额定功率均为 P, 正常发光时电阻均为 R .当开关闭合,线框以一定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灯泡 L 1 正常发光 电流表 A 示数为 I ;当开关断开时,线框以另一恒定的角速度匀速转动 灯泡 L 1 仍正常发光 线框电阻 电流表 A 内阻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断开开关 S 时,电流表示数为 2I

B 变压器原 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C 当开关闭合时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

D 当开关断开时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

将三根伸长可不计的轻绳ABBCCD如图连接,现在B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BC绳保持水平且AB绳、CD绳与水平天花板夹角分别为60°30°,需在C点再施加一作用力,则该力的最小值为(  )

Amg    B mg       C mg    D m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B.两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更快

C.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相同

D.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特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