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通过分析纸带数据,计算得到牵引重物触地前、后木块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 , 由此可求出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结果用题中字母表示);在正确操作、测量及计算的前提下,从系统误差的角度,你认为该实验测量的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结果与真实值比较会(选填“偏大”、“偏小”“不变”);木块的质量为M=(结果用题中字母表示)。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2s末的速度为3m/s,第5s末的速度是6m/s,则它的初速度是 ,加速度是 ,5s内的位移是 .
如图所示,线段 OA =2 OB , A 、 B 小球的质量关系为 2 m A = m B 相等,当他们绕 O 点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时,两线段拉力 F AB : F OB 为( )
A . 1 : 1 B . 1 : 2 C . 3 : 4 D . 3 : 5
日本拟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谴责。辐射的危害程度常用 “ 当量剂量 ” 这一物理量衡量,其国际单位是希沃特,记作 Sv 。每千克( kg )人体组织吸收 1 焦耳( J )为 1 希沃特。下列选项中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达希沃特,正确的是( )
A . m 2 /s 2 B . W/kg C . J/kg D . m 2 /s
(1)(6分)为测定一个约1.3×103Ω的电阻R的阻值,所用的器材有:多用电表、量程为0~3V的电压表(内阻约3kΩ),滑动变阻器,电源,电键和导线若干.
①多用电表表盘如图,先用多用表的欧姆挡粗测R的阻值,则应将选择开关旋到“_________”挡(选填×10Ω、×100Ω或×1kΩ),在完成欧姆调零的步骤后再进行测量,指针指在如图位置,其读数为_____________Ω.
②再用 “伏安法”测量R的阻值,此时使用多用表测量通过R的电流,则应将选择开关旋到直流电流“_________”挡(选填2.5mA或250mA).
(2)(9分)某实验小组准备探究某种元件Q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乙中的实物连线按图甲的电路图补充完整.
②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该元件的,I-U图线如图丙所示,则元件Q在U=1.6V时的电阻值是_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I-U图线在该点的切线的斜率的倒数1/K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阻值.
一物体沿正东方向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4s,又以3m/s的速度向北匀速运动4s,求这8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如图,绝缘的水平面上,相隔2L的AB两点固定有两个电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a,O,b是AB连线上的三点,且O为中点,Oa=Ob=
.一质量为m、电
量为+q的点电荷以初速度v0从a点出发沿AB连线向B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电荷受到大小恒定的阻力作用,当它第一次运动到O点时速度为2v0,继续运动到b点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返回,最后恰停在O点.已知静电力恒量为k.求:
(1)a点的场强大小.
(2)阻力的大小.
(3)aO两点间的电势差.
(4)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总路程.
(2013江苏宿迁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B.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C.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
D.运动的宏观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其速度越大物质波的波长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