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乙
A.被测干电池一节
B.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0.1Ω
C.电流表:量程0~3A,内阻0.024Ω
D.电压表:量程0~3V,内阻未知
E.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未知
F.滑动变阻器:0~10Ω,2A
G.滑动变阻器:0~100Ω,1A
H.开关、导线若干
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A.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约为5kΩ
B.电流表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1Ω
C.电流表量程为3A,内阻约为0.01Ω
D.滑动变阻器R1 (20Ω,3A)
E.滑动变阻器R2(500Ω,0.6A)
F.开关、导线若干
如图甲所示,一滑块随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一质量m=0.05kg的子弹水平向左射入滑块并留在其中,取水平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子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传送带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滑块最后恰好能从传送带的右端水平飞出,g取10m/s2.
(1)求滑块的质量;
(2)求滑块向左运动过程中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
(3)若滑块可视为质点且传送带与转动轮间不打滑,则转动轮的半径R为多少?
在某节日庆典上,为了达到所需要的灯光效果,需要完成下列工作。如图所示,由红、黄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a,以人射角i从平行玻璃板上表面O点入射。已知平行玻璃板厚度为d,红光和黄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真空中的光速为c。试求红光和黄光在下表面出射点之间的距离以及二者从下表面射出的时间差。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 |
| B. |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
| C. | 光异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
| D. |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
如图所示,小车A、小物块B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小车A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桌面上,B、C两小物块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象限竖直,右侧细线与桌面平行。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的弹性势能与题型形变量的二次方成正比,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对A施加一个恒定的水平拉力F后,A向右运动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则( )
A.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B.小车向右运动至速度最大时,A、B、C加速度均为零
C.拉力F的大小为2mg
D.拉力F做的功为2m2g2/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迫振动的频率总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B.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C.“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现象,是由波的干涉产生的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
商场工作人员拉着质量m=20kg的木箱沿水平地面运动.若用力F1=100N沿水平方向拉木箱,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改用F2=150N、与水平方向成53°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于静止的木箱上,如图所示.已知sin53°=0.80,cos53°=0.6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F2作用在木箱上时,木箱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F2作用在木箱上2.0s时间内木箱移动的距离.
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时速度为10 m/s,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g取10 m/s2 )( )
A.15 m/s B.20 m/s
C.25 m/s D.3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