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某实验小组利用手机的照相机连拍功能(1秒钟拍10张照片),拍下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为便于记录小球各个时刻在斜面上的位置,将连续7幅面相片合成到同一张图中,如图所示。按比列得到小球各相邻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

  1. (1) 小球在位置1的速度为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 (2) 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 (3) 小球在0位置时的速度是否为零,判断依据为:
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B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 C .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 . 三种射线, 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E . 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 三种射线
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 ,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同时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k为正的常量),两球的v−t图象如图所示,落地前,经过时间 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 ,则下落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 B . m1/m2=v2/v1 C . 释放瞬间甲球的加速度较大 D . 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
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等的物体B以速度v,向A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   )

A . A开始运动时 B . A的速度等于v时 C . B的速度等于零时 D . A和B的速度相等时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表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α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一个α粒子在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α粒子在b点时距原子核最近),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538372271

A . α粒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 . α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 . α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D . 电场力对α粒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向心力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B . 向心力总是沿着半径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C . 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某个力的分力 D . 向心力只改变物体线速度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线速度的大小
如图所示,风洞飞行体验可以实现高速风力将人吹起,通过改变风力大小或人体受风面积可以控制人体上升或下降。若一质量m=70kg的游客,从离地高度h1=0.5m的悬浮状态向上运动,到达高度h2=2.5m处时再次悬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过程中人的机械能增加了约1400J B . 若人悬浮时减小受风面积,将会向上运动 C . 上升过程中,人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D . 人处于悬浮状态时,为风洞提供动力的电动机不需要做功
2018年2月15日,百度Apollo无人车亮相央视春晚,在港珠澳大桥开跑。
  1. (1) 无人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一定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若无人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现发现前方80m处有一静止障碍物,无人车立即刹车,为不撞上障碍物,无人车在该路段匀速行驶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 (2) 某时刻无人车正在以 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嗅”到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当两车距离 时无人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s后无人车恰好不会碰上自行车,则无人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距离 为多少?
如图,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a和b通有大小均为I、方向相反的电流,此时导线b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F。当新加一个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后,导线b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2F,则此时a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和新加磁场方向的情况分别是(   )

A . 一定为0、可能垂直纸面向外 B . 一定为2F、可能垂直纸面向里 C . 可能为0、一定垂直纸面向里 D . 可能为2F、一定垂直纸面向外

如图所示,竖直金属框架上端连接一个电容器,电容器电容为C=0.O1F,在与电容器不远处有一个金属棒,其质量为m=0.001kg,整个装置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T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及框架电阻不计,金属棒从静止释放,求其速度达到v=20m/s时,所需要的时间。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下左图所示。

1)为减小实验误差,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          (选填)得多。

2)下右图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为了由v-t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他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求出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其中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        m/s

3探究质量一定的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应保持小车的        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与力的数量关系,某同学作出a---F图线(如下图).分析这一图线,直线明显没有通过原点,这不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aF的正比关系,但将木板无滑轮端适当            就会经过坐标原点。

 


如图所示,在平行金属板AB间分布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场应强度垂直纸面向里,一个质子以初速度v0垂直于电磁场沿OO′方向入射,恰好能沿OO′做直线运动,所有讨论,粒子重力不计。则             

       AA板的电势高于B板的电势

       B.电子以初速度v0垂直于电磁场沿OO′从左端入射,仍沿OO′作直线运动

       CHe以初速度v0垂直于电磁场沿OO′从左端入射,仍沿OO′作直线运动

       DHe以初速度v0垂直于电磁场沿OO′从右端入射,仍沿OO′作直线运动

关于物体的温度与分子动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某种物体的温度是0,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B.物体温度升高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物体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增多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则物体的温度越高

如图所示,两物体AB并排静置于高h=0.8m的光滑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均为0.5kg.一颗质量m=0.1kg的子弹以V0=100m/s的水平速度从左边射入A,射穿A后继续进入B中,且当子弹与B保持相对静止时, AB都还没有离开桌面.已知子弹在物体AB中所受阻力一直保持不变.已知A的长度为0.448m,A离开桌面后落地点到桌边的水平距离为3.2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1)求物体A和物体B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

(2)求子弹在物体B中穿过的距离.

(3)为了使子弹在物体B中穿行时B不离开桌面,求物体B右端到桌边的最小距离.

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的质量m=2×104kg,用长为L=0.8m的细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O点,场强E=3×104N/C,当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7°时,摆球恰好静止在A点.(g=10m/s2sin37°=0.6cos37°=0.8

求(1)小球带什么电?电量是多少?

2)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带电小球将沿什么方向怎么样运动?

3)若把小球由竖直方向的P点静止释放,到达A位置时,电场力做功是多少?

16分)如图所示,有一带负电的小球,其带电量q=2×10-3C.开始时静止在场强E=200N/C的匀强电场中的P,靠近电场极板B有一挡板S,小球与挡板S的距离h=5cm,与A板距离H=45cm,重力作用不计.在电场力作用下小球向左运动,与挡板S相碰后电量减少到碰前的k倍,已知,假设碰撞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没有损失。

⑴设匀强电场中挡板S所在位置处电势为零,则电场中P点的电势为多少?并求出小球第一次到达挡板S时的动能;

求出小球第一次与挡板S相碰后向右运动的距离;

⑶小球经过多少次碰撞后,才能抵达A板?(取lg1.20.08

 


图为表演杂技飞车走壁的示意图.演员骑摩托车在一个圆桶形结构的内壁上飞驰,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ab两个虚线圆表示同一位演员骑同一辆摩托,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进行表演的运动轨迹.不考虑车轮受到的侧向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a轨道上运动时角速度较大

B.a轨道上运动时线速度较大

C.a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较大

D.a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和运动员所受的向心力较大

关于质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  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  一个物体是否可以看作质点,要看所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D  一个物体在某种情况下可看作质点,那么在任何情况下都可看作质点

                                                                                                                                       

如图所示,Q1Q2是被固定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两个电荷量大小相等的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MN是两电荷的连线,HG是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是垂足,PHG上的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Q1Q2是异种电荷,则OM的中点与ON的中点电势一定相等

B.若Q1Q2是异种电荷,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MN上各点相比是最小的,而与HG上各点相比是最大的

C.若Q1Q2是同种电荷,则OM中点与ON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

D.若Q1Q2是同种正电荷,则将一个电荷量很小的带负电的小球C(可视为质点)P点静止释放,小球CPO的过程一定是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到达O点时速度最大。

如图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BA一起沿光滑的斜面下滑,则B受到的力的个数为(      

A2      B3    C4     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