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一质点在x轴上沿正方向运动,在t=0s时位于x0=-8m处的A点,在t1=4s时位于x1=0m处的B点;紧接着又以3m/s的平均速度运动到x2=12m处的C点;求:
  1. (1) 质点由A点运动到C点的位移大小;
  2. (2) 质点由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t2
  3. (3) 质点由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某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前4s内(   )

 

A . 第 1s 内加速运动,第 2、3s 内减速运动,第 3s 末回到出发点 B . 第3s 末离出发点最远 C . 第 2s 末物体速度是 4m/s D . 第 3s 末速度为零,且此时开始改变运动方向
如图甲为某同学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电路图, 为保护电阻,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d如图乙示,可读出 mm.

图片_x0020_100020

②将P移到金属丝某一位置x1 , 闭合单刀双掷开关接位置a,记下电流表读数I1 , 保持P位置不变,将单刀双掷开关接位置b,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流表读数为(选填“ ,I1 , 2I1”),读出电阻箱读数,金属丝电阻R1等于此时电阻箱阻值,并测出此时金属丝接入电路MP部分长度x1值.

图片_x0020_100021

③将P移到金属丝另一位置x2 , 用同样方法测出金属丝接入电路电阻R2值和接入电路长度选值,重复步骤②多次,得出多组R和x的值,并画R-x的关系图如图丙所示.

④根据 的关系图线,求得斜率k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⑤写出金属丝电阻率表达式 (用d、k表示).

如图所示,小朋友站在“蹦蹦跳”上随踏板跳跃,从状态1到状态2是着地后杆外的弹簧向上弹起并恢复原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关于小朋友的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减小,增加 B . 减小,减小 C . 增加,减小 D . 增加,增加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激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非常好的平行度和很高的亮度 B . 从太阳、白炽灯等光源直接发出的光都是不同程度的偏振光 C . 生活中常用微波炉来加热食物,食物增加的能量是微波给它的 D . 电磁波的传播靠的是电场和磁场的相互“激发”,因而能在真空中传播
在如图甲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其中Ox水平,Oy竖直)内,矩形区域OMNP充满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界处有磁场),其中=d, , P点处放置一垂直于x轴的荧光屏,现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OM边的中点A处以某一速度垂直于磁场且沿与y轴负方向夹角为45°的方向射入磁场,不计粒子重力。

  1. (1) 求粒子恰好能打在荧光屏上与A等高的点的速度大小;
  2. (2) 求粒子能从OM边射出磁场的最大速度及其对应的运动时间。
  3. (3) 若规定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图中B0已知),调节磁场的周期,满足 , 让上述粒子在t=0时刻从坐标原点O沿与x轴正方向成60°角的方向以一定的初速度射入磁场,若粒子恰好垂直打在屏上,求粒子的可能初速度大小及打在光屏上的位置。
如图所示,用细线系住一光滑小球,细线在拉力作用下保持竖直,小球与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体接触。现将拉力缓慢沿顺时针旋转,直到拉力方向与斜面平行,该过程中小球和斜面均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一直减小 B .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C .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D . 斜面对地面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0<y<d的区域Ⅰ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y>d的区域Ⅱ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度从O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区域Ⅰ。不计粒子重力。

  1. (1) 求粒子在区域Ⅰ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2. (2) 若粒子射入区域Ⅰ时的速度为v= , 求粒子打在x轴上的位置坐标,并求出此过程中带电粒子运动的时间。
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 . 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C . 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D .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
如图所示,一闭合金属圆环用绝缘细线挂于O点,将圆环拉离平衡位置并释放,圆环摆动过程中经过有界的水平匀强磁场区域,A,B为该磁场的竖直边界,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 圆环向右穿过磁场后,不能摆至原来的高度。 B . 在进入和离开磁场时,圆环中均有感应电流 C . 圆环进入磁场后离平衡位置越近速度越大,感应电流也越大 D . 圆环最终不能静止在平衡位置。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 (1) 在用小球、斜槽、重垂线、木板、坐标纸、图钉、铅笔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 . 斜槽轨道末短可以不水平 C . 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D . 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小球的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2. (2) 若某次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_(用g,L表示),a点(选填“是”或“不是”) 小球的抛出点.

)如图选项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明提包回家的情景,其中小明提包的力做正功的是(   )
A . 将包提起来 B . 站在水平匀速行驶的车上 C . 乘升降电梯  D . 提着包上楼
用多用电表欧姆挡“×100”测试三只晶体二极管,其结果依次如图中的①、②、③所示.由图可知,图中的二极管是好的,该二极管的正极是端.

如图所示,空间某平面内有一条折线PAQ是磁场的分界线,在折线的两侧分布着方向相反、与折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折线的顶角∠A90°,BC是折线上的两点,∠ABC30°,∠ACB60°。现有一带负电粒子从B点沿BC方向、以某一速度射出。已知粒子在磁场I中运动一段时间后,从A点离开磁场I,在磁场Ⅱ中又运动一段时间后,从C点离开磁场Ⅱ又沿CB方向进入磁场I中。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磁场I的磁感应强度B1磁场Ⅱ的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之比为多少?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甲比乙运动得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t =30s时,乙追上了甲

C.在30s前,t =20s时甲与乙间的间距最大

D.在t =20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t =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

质量为m的木块以初速为v0在水平桌面上滑行,它跟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决定木块在桌面上滑行时间的条件是

    Av0m                                           Bv0μ

       Cv0mμ                     Dmμ

如右图所示,小球Q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当Q球转到与O同一水平线时,有另一小球P在距圆周最高点为h处开始自由下落,要使两球在圆周最高点相碰,则Q球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10分)

 为检测一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现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滑动变阻器电阻Rx,总电阻约5 Ω

B.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6 Ω

C.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约0.12 Ω

D.电压表V1,量程15 V,内阻约15 kΩ

E.电压表V2,量程3 V,内阻约3 kΩ

F.滑动变阻器R,总电阻约20 Ω

G.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H.电键S、导线若干

①为了尽可能精确测定Rx的总电阻值,所选电流表为___________(填“A1”“A2”),所选电压表为_________(填“V1”“V2”)。

②请根据实验原理图甲,完成图乙未完成的实物连接,使其成为测量电路。

③如图丙所示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待测滑动变阻器所采用的电阻丝的直径,则该电阻丝的直径为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放着质量为的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一个质量为的物体B竖直向下轻放在A上后的瞬间,则BA的压力大小为(取

                                                

       A30N                  B0N                   C15N                    D12N

如图所示,2019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通过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相连,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光滑水平面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设1和2之间弹簧的弹力为F1—2,2和3间弹簧的弹力为F2—3,2018和2019间弹簧的弹力为F2018—2019,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F1—2:F2—3:……F2018—2019=1:2:3:……2018
B. 从左到右每根弹簧长度之化为1:2:3:……2018
C. 如果突然撤去拉力F,撤去F瞬间,第2019个小球的加速度为F/m,N其余每个球的加速度依然为a
D. 如果1和2两个球间的弹簧从第1个球处脱落,那么脱落瞬间第1个小球的加速度为0,第2个小球的加速度为2a,其余小球加速度依然为a.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