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电路中有一段导体,给它加上3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mA,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Ω;如果在它两端不加电压,它的电阻为Ω.
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物体速度增大,加速度反而减小 B . 物体速度减小,加速度反而增大 C . 物体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小 D . 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为零
在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测电容可能与极板间的距离d、极板的正对面积S及插入极板间的介质有关。他将一个已经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连接(如图所示),已知静电计指针张角随着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增大而增大。实验时保持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量不变,且电容器B板位置不动。

  1. (1) 将A板竖直向上平移,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在A、B板间插入电介质,则静电计指针张角
  2. (2) 实验中静电计不可以用电压表替代,原因是
两个实验小组做了如下两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1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a的原长比b的长 B . 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 . 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 . 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2. (2) 另一个实验小组利用图2甲实验装置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

    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②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2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N

    ③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如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 (1) 如果是用×10Ω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Ω.如果是用×100Ω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2. (2) 如果是用直流10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3. (3) 如果是用直流5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A、B为竖直放置的金属板,M、N为水平放置的金属板。一带电粒子从A板由静止释放,之后从B板中央小孔进MN之间,向下偏转并从右侧离开。不计粒子重力,为使粒子能打到N板,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 增大A,B两板之间的电压 B . 减小A,B两板之间的电压 C . 增大M、N两板之间的电压 D . 减小M、N两板之间的电压
下列划线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是(    )
A . 龙清泉双手举起 杠铃稳稳站立不动 B . 姚明投出去正在空中上升的篮球(忽略空气阻力) C . 漂浮在水面的乒乓球 D . 已经落入泳池中的跳水运动员
人类对太阳系中行星运动规律的探索过程中,曾有擅长观测的科学家通过长期观测记录了各行星环绕太阳运动(公转)的大量数据,在此基础上有位擅长数学推理的科学家,认为行星公转轨道应该是椭圆,然后通过数学推理,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观测记录行星公转的大量数据以及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科学家分别是(     )
A . 托勒密、第谷 B . 第谷、开普勒 C . 哥白尼、托勒密 D . 哥白尼、开普勒
如图所示,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竖直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小球P之间夹有一正方体物块Q,P、Q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一铅笔紧贴墙壁压在轻绳上并从O点开始缓慢下移,P、Q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在铅笔缓慢下移的过程中(    )

A . 物块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 B . 小球P受到4个力的作用 C . 物块Q受到4个力的作用 D . 轻绳的拉力减小
如图所示,由折射率n= 的玻璃制成的玻璃砖上下表面平行,厚度为h。一束光线从玻璃砖上表面入射,入射角θ=

①试证明从玻璃砖下表面出射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

②求从玻璃砖下表面出射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侧移量d。

如图为“天问一号”从地球发射飞往火星的简化图形。轨道1为地球的公转轨道,轨道3为火星的公转轨道,椭圆轨道2为“天问一号”霍曼转移轨道。已知火星公转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1.5倍,则“天问一号”从地球公转轨道到达火星公转轨道需要的时间约为(  )

A . 0.3年 B . 0.7年 C . 1.1年 D . 1.4年

若将某单摆的摆长增加1.2 m,则它的周期变为原来的2倍,此单摆原来的摆长是

A1.2 m                     B0.6 m                            C1 m                        D0.4 m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Q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从开始射入到打到上极板的过程中(        )

A它们运动的时间tQtP

B它们所带电荷量之比qPqQ1∶2

C它们的电势能减少量之比ΔEP∶ΔEQ1∶2

D它们的动能增量之比ΔEkP∶ΔEkQ1∶4

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内有一匀强电场,一个电量为、质量为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A点水平射入电场,且刚好以速度B点射出.            

      ①若该粒子以速度B点射入,则它刚好以速度A点射出

      ②若将的反粒子B点射入,它将刚好以速度A点射出

      ③若将的反粒子B点射入,它将刚好以速度A点射出

      ④若该粒子以B点射入电场,它将A点射出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如图所示,用力F去拉叠放在一起的两物体AB,但没有拉动,两物体仍然静止.则(  )

AB受三个力      BB受两个力      CA受五个力     DA受六个力

如图所示,ABCD区域中存在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BC边距地面高度正方形绝缘线圈MNPQ竖直放置,质量为m,边长为L,总电阻为RPQ边与地面动摩擦因数为μ,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向右作直线运动通过磁场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沿QMNP

B线圈MN边完全处于磁场中运动时,MQ两点间电势差为0

C线圈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圈导线某截面的电量为

D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若,则线圈将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B.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该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110V

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C.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220sin(50t)V

D.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R100 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时242W

如图所示,一条红色光线和另一条紫色光线,以不同的角度同时沿不同的半径方向射入同一块半圆形玻璃砖,其透射光线都是由圆心O点沿OC方向射出.则可知                            

       AAO是红光         

       BAO是紫光

       CAO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较长

       D.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变为红光,则干涉亮条纹间距变小

 

 

 

 

 

测量内阻未知的电流表的内阻,要求测量过程中表的示数大于满量程的,现给出下列器材:

A.电流表G1 10mA, 内阻100Ω左右)

B.电流表G2 5mA, 内阻150Ω左右)

C.定值电阻R1 =100 Ω

D.定值电阻R2 =10 Ω

E.滑动变阻器R3 0~300Ω)

F.滑动变阻器R4 0~10Ω)

G.干电池15 V, 内阻未知  

H.单刀单掷开关 

J.导线若干

要求

I.在实线框中划出实验电路设计图

II.你要选择的器材是                                。(写出字母代号)

III.将实物仪器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起来。

Ⅳ。用测量值和已知量,写出测量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