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②《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③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① ②
③
④
不平等条约 | 签订时间 | 条约内容 | 产生影响 |
《南京条约》 | 1842年 | 割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五处通商口岸;两国协商关税。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马关条约》 | 1895年4月 | 割台湾等岛屿给日本;赔白银二亿两;增开重庆等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辛丑条约》 | 1901年 | 赔白银共9.8亿多两;禁止中国人成立、加入反帝组织;允许帝国主义在重要地区驻扎军队;不准中国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居住 | 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万丈深渊。 |
读上表判断。下列结论是从表中得出的填对,违背表中意思的填错,没有涉及到的填无
(1)三个不平等条约都有割地、赔款,开设通商口岸。( )
(2)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3)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实质是在帮助中国发展经济。 ( )
(4)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
(5)《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就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开明人士很早就意识到了中国的危局,一部分人开始睁眼观看世界……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建大吏着手开始由上至下的改良,购买西方先进的武器提高国防能力,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触及封建体制的改变,始終维护着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
材料三 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因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四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一: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第十三条正式设立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在中国境内所涉诉讼案件,“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給管事官照办”。《中法天津条约》规定,法国人在中国境内所涉“争斗、争间事件”,由领事官缉拿,“照大法国例治罪”。《中美天津条约》规定,中国人与美国人“有争斗、词讼等食”,美国人“应归领事等官按本国例惩办。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
材料二:领事裁判权一旦在中国确立就形成了一种无所不包的体系。你借这一特权的庇护,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控制中国的海关,拒法抗税……但客观上推动清末法制的改革……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国家既有独立体统,即有独立法权,法权向随领地以为范围。……独对于我国藉口司法制度未能完善,予领事裁判之权,英规于前,德踵于后,日本更大开法院于祖宗发祥之地,主权日削,后患方长。此毙于时局不能不改也。”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①“自强”:;图片名称。
②“求富”:;图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