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中国近现代历史丰富多彩,外国学者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从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强大,一个民族反对派开始出现。多次起义失败后,国内的不满情绪终于在1911年凝聚成了一场革命,皇帝不得不退位,中国成了共和国。    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国家。《新青年》派从马克思主义中看到了希望,1921年夏,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领袖是毛泽东(1893~1976年)。他虽然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主张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个政治阵营都组建了自己的军队,相互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1946年爆发的内战中,共产党得到了千百万农民的支持,战胜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1. (1) 材料中提及哪几个重要历史事件?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3. (3) 材料对于“1946年爆发的内战”叙述简略,请你提供三件事供其补充时使用(每件事写出名称即可)。
李宗仁在回忆中说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百团大战 C . 长沙会战 D . 淞沪会战
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下列四幅图片最能体现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

A . 全民族抗战 B . 局部抗战 C . 分散抗战 D . 自发抗战
右图《地道战》(绘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所采取的策略是(   )

A . 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的人民游击战争 B . 依靠政府和军队的正面战场大会战 C . 利用工兵建立要塞关隘的攻坚战 D . 打击歼灭日军有生力量的运动战
1940年,八路军总部发布战役预备命令:“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之后,八路军开展的“较大胜利的胜利”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战役 C . 挺进大别山 D . 百团大战
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①创立拜上帝教②奉行平均主义③重建等级礼制④提倡效法西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段文字出自(    )
A . 《天朝田亩制度》 B . 《资政新篇》 C . 义和团揭帖 D . 《民报》发刊词
这是某次战役的主要战绩表,你知道这次战役的名称吗(  )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卢沟桥战役
下图是张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自主学习单的局部,据此判断,这堂课探究的历史人物是(    )

A . 魏源 B . 张謇 C . 严复 D . 张之洞
在签订某一条约前,李鸿章表示:“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贪婪而傲慢地答道:“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一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最早来黄石传播革命真理和开展建党工作的是(    )

A . 仇国升 B . 刘敢生 C . 林育英 D . 林家庆
看报纸已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主要休闲活动,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在(    )

A . 广州 B . 北京 C . 海南 D . 上海
材料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指什么人?
(3)材料二中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是指什么事?
(4)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5)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材料一中的哪一条口号最能体现这一点?
(6)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学习上述运动中学生、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这人是(   )

A . 袁世凯 B . 荣禄 C . 蒋介石 D . 陈独秀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不包括(    )
A . 陈独秀 B . 鲁迅 C . 胡适 D . 严复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

A . 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 .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 . 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 . 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地方推行了什么重要制度?汉武帝采取什么举措解决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问题?

  2. (2) 新疆地区自古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标志是什么?新疆于何年正式建立行省?

  3. (3) 举出中国政府实践“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事例。

  4. (4) 宝岛台湾在近代时期曾被哪个国家侵占过?当前,我国实现台湾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领土的割让使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分裂,巨额的赔款使清王朝无力自救,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 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廷责任内阁电:“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上述电文主要针对(   )
A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B .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情激愤 C . 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 D .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
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其中“温药慢治”指的应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新文化运动 D .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