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

列强侵华的暴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血泪史,列强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一步一步陷入苦难的深渊。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某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厂。”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阅读上述材料,仔细辨析,思考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2)根据材料二,回答:清朝派谁去签订这个不平等条约?
(3)根据材料三,请问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4)上述几个条约的签订及相关的战争对中国有怎样的危害?

我们历史学习中有许多带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②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③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时期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   )
A . 维护了封建统治 B . 得不到群众支持 C .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D . 传播了革命思想
1894年10月7日,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这篇奏折的历史背景是(    )
A .  平壤战役 B . 黄海海战 C . 辽东战役 D . 威海卫战役
改善“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国计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也是执政兴国的题中之义,追溯历史,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提出的“民生”主张是(  )

A . 驱除鞑虏 B . 恢复中华 C . 创立民国 D . 平均地权
如表是一位伟人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的部分贡献。据此判断,他是(    )

1905年

1907年

1912年

1924年

成立中国同盟会

领导广西起义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创办黄埔军校

A . 康有为 B . 孙中山 C . 李大钊 D . 陈独秀
中国革命志士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到:“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  )
A .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 《马关条约》签订后 C . 《天津条约》签订后 D . 《北京条约》签订后
有四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得出以下四点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 . 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C . 美国向日本投放两枚原子弹是中国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D .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你认为,下列哪项内容可能不是《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书的内容(  )
A . 批驳康有为的维新变法运动,维护清朝统治 B . 宣传民族民主革命 C . 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朝统治 D . 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民国十六年,在《申报》上可能会看到下面哪一则消息?(    )
A . 《新青年》创刊 B . 第一次国共台作实现 C . 五四运动爆发 D . 南昌起义爆发
臧克家曾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这里领导“我们发挥威力”的将领是(  )

A . 彭德怀 B . 叶挺 C . 张学良 D . 李宗仁
中国近代化地历程艰难曲折,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 戊戌变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 .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直接威胁南京、武汉,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是(    )
A . 千里挺进大别山 B . 淮海战役 C . 青化砭战役 D . 平津战役
阅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 (1) 图中A、B两地爆发的代表性民族民主运动分别是
  2. (2) 根据图,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抓住时机做出战略决战的决策,决定首战东北,为此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动了(     )

A . 平津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辽沈战役 D . 渡江战役
下表为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引起变化的原因是(    )

收入来源

1850年前

19世纪90年代早期

20世纪初

地税、贡粮

30

32

33

外贸关税

4

23

39

捐纳功名及官职

4

5

4

其他收入累计

5.6

28

27

总计

43.6

88

103

A . 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B . 官场腐败之风越来越严重 C . 中国产品行销世界 D .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下令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从英、美鸦片贩子手中收缴的大批鸦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该事件开始于(    )
A . 1839年6月3日 B . 1840年8月9日 C . 1841年7月17日 D . 1842年10月10日
下图为某同学学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时,对一次著名会战所做的笔记。这次会战应该是(    )

时间:1938年6月-10月

兵力:日本40多万,中国约100万

著名战役:江西万家岭战役

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失败

A . 淞沪会战 B . 徐州会战 C . 武汉会战 D . 长沙会战
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建立民主共和国 B . 开办新式学堂 C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 训练新式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