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因是( )
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近代化)的重要内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西方,举步维艰】
材料一:
【寻求合作,不断探索】
材料二:……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三: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初步建立,曲折前进】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五:“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消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并继续清算刘少奇及其同伙叛党叛国的罪行。”
──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
【不断健全,日臻完善】
材料六: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消灭吴佩孚军队主力 ③消灭孙传芳军队主力 ④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请回答:
材料一:国民党不仅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而且在组织上也得到共产党的很大帮助,对于共产党来说,在实行国共合作后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切并不是以削弱国民党为代价取得的,而是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两党得到了共同发展。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这条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由此,它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
——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一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国民革命歌》(1926年)
材料二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
——《松花江上》(1935年)
材料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
材料四 弯弯的河水流不尽,高高的松柏万年青。解放军是咱的亲骨肉,鱼水难分一家人。哎~谁不说咱解放军好,得儿哟依儿哟,鱼水难分一家人。
——《谁不说咱家乡好》(19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