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创办于1872年,近代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是(    )
A . 《国闻报》 B . 《大公报》 C . 《申报》 D . 《时务报》

某同学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 . 作战时间 B . 作战部队 C . 胜利因素 D . 战役结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过程。在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导致“再分裂”的原因是(     )
A . 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 B . 共产党改编红军停止了内战 C . 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 D . 东北军和八路军实现了联合
阅读材料: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鑲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哪两个国家?
  2. (2) 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
  3. (3) 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4. (4) 这次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条约?
  5. (5) 这次侵略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人物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先后经历了学技术一学制度一学思想的历程。(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南昌起义②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③秋收起义④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④①②
学者张益民认为,1927年的挫折,迫使中共领导人重新探讨社会改造的根本道路,中共对农业中国及其革命道路才有了真正的认识。这种认识及行动方向的转变是(    )
A . 农民运动到城市暴动 B . 乡村到城市 C . 反蒋到联蒋 D . 城市到乡村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主、科学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自强求富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②③①
廖承志在1982年致蒋经国先生信中说: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下列不属于国共两次合作成果是(  )
A . 建立黄埔军校 B . 进行北伐战争 C . 红军长征 D . 抗日战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们听到这首激发中国人民抗战意志的民族战歌,便会联想到当时年仅22岁的作曲者(  )
A . 聂耳 B . 冼星海 C . 徐悲鸿 D . 侯德榜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八国联军侵华 B . 中华民国成立 C . 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 D . 国民党政权覆灭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思想是行动的先行,历史上任何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论语别裁》

材料二: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孟德斯鸠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1. (1) 材料一反应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其中秦始皇、汉武帝、明太祖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

  2.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各列举中外历史上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此材料出自何处?它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

19世纪末发行的部分报刊宣传新思想, 《时务报》和《国闻报》影响最大。它们宣传的是( )
A . 师夷长技的主张 B . 民主科学的思想 C . 维新变法的思想 D . 民主共和的思想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 . 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C . 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 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 清军海防空虚 C . 鸦片战争后人民不断反抗清朝统治 D . 为掠夺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
2020年5月,圆明园遗址公园发文悼念港澳爱国人士何鸿燊,他曾两度重金购回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并转赠给国家。圆明园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始于(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今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中俄两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1)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 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

(2)中国共产党在 (地点)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3) 战役的胜利,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社会变化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上海白渡桥平均每天通行情况表(单位:次)。材料反映出(    )

时间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汽车

有轨电车

1889年

544

9

11

0

0

0

1926年

14600

0

0

3459

3936

922

A . 等级观念的消失 B . 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C . 民族工业的发展 D . 交通工具的近代化
在下列重大战役中,能体现中国军民在反抗外来侵略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是(     )
①黄海大战 ②台儿庄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平津战役 ⑤平型关大捷

A . ①③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