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这首歌的谱曲者是(   )

A . 聂耳 B . 冼星海 C . 光未然 D . 田汉
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地位及关系表现为(  )
A . 正面战场居主导,敌后战场积极协同正面战场作战 B . 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共产党退让力图维护统一战线 C . 敌后战场是中流碰柱,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D . 国民党领导发动人民进行抗战,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予以积极配合
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完成自身的现代化之后,日本开始了向亚洲大陆扩张的生涯……日本首先对朝鲜发动了扩张主义运动……这一政策导致了1894年挑起中日战争的武装冲突。战事的进程向受惊的世界揭示出日本在以往20年间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中国军队虽英勇作战,但却无力对付一架现代化的军事机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日本是通过什么事件“完成自身的现代化”的?这一事件使日本实现了怎样的社会转型?

  2. (2) 日本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导致“以往20年间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

  3. (3) “1894年挑起中日战争”结果是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中国军队虽英勇作战,但却无力对付一架现代化的军事机器。”说明中国当时哪一强国梦的破灭?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材料旨在说明鸦片战争(     )
A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 丰富了市场商品种类 D .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一,二所示

材料二:如图三所示

材料三: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历史十五讲》

  1. (1) 以上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2. (2) 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辩认材料二图中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字母填入表格。

    历史事件

    人物序号

    虎门销烟

    黄海海战

    收复新疆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先进中国人为此进行努力的活动。

  4. (4) 联系现实,反思历史,学习中国近代史对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在古代,中国独领风骚两千年,日本通过虚心学习和吸收中华灿烂文化,迅速从中国周边落后国家的行列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东亚地区强国;在近代,“大英帝国”独领风骚三百年,日本通过虚心学习和吸收欧洲先进文明,又从亚洲落后的封建国家行列中脱颖而出,一跃跻身于白人列强行列,而一旦国力增强,便毫不犹豫地每隔数年至多不超过十数年就对亚洲邻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或进行一次外交讹诈,甚至不惜挑战昔日的先生而先后与德国、英美一决雌雄。

——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请回答:

  1. (1) 试用19世纪末的史实加以说明材料一所述日本“一旦国力增强,便毫不犹豫地每隔数年至多不超过十数年就对亚洲邻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或进行一次外交讹诈”。

  2. (2) 材料一中所述日本与“德国、英美一决雌雄”分别在哪次战争中?

  3. (3) “大道行思,取之行远”,你认为中国要成为一个大国并在大国历程中“行得稳而远”,从中我们可以吸取怎样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近代的一场侵华战争成为列强在华侵略的分水岭。战争之前,列强在华侵略的主要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战争之后,列强在华侵略的方式转变为开始大规模投资设厂。这场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下图五四青年节的诞生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

A . 新文化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中共二大召开 D . 黄埔军校建立
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国共谈判地点是在(  )
A . 广州 B . 重庆 C . 西安 D . 北平
“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该材料(    )
A . 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 B .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C . 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 D . 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下图是某战争形势图,对此图解读符合史事的是(    )

A . 丰岛海战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 B . 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 . 山东半岛战役发生旅行大屠杀 D . 日本海陆军进攻山东的威海卫
下列属于洋务派以”求富”为目的,兴办的近代民用工是:(   )
A . 安庆内军械所 B . 江南制造总局 C . 福州船政局 D . 汉阳铁厂
下列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正确的时间顺序是(    )

①金田起义  ②定都天京  ③永安建制

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⑤天京变乱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③②④⑤ C . ①③④②⑤ D . ①③②⑤④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

A . 中英《南京条约》 B . 中俄《瑷珲条约》 C . 中俄《北京条约》 D . 中日《马关条约》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中国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 . 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 . 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 D . 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奕诉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 . 轮船招商局 B . 汉阳铁厂 C . 江南制造总局 D . 湖北织布局
毛泽东在文家市对起义军讲:“……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摘自《秋收起义》)你知道毛泽东所说的“我们”,当时去了哪里(    )

A . 广州 B . 南昌 C . 井冈山 D . 卢沟桥
把下列的四次战役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         )
①辽沈战役     ②平津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渡江战役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④③②① D . ②①④③
下表反映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是(    )

人物

大致执政时间

袁世凯

1912.3-1916.6

黎元洪

1916.6- 1917.7

冯国璋

1917.7-1918. 10

徐世昌

1918.10-1922.6

黎元洪

1922.6-1923. 10

曹锟

1923. 10-1924.11

段棋瑞

1924.11- 1926.4

张作霖

1927.6-1928. 6

A . 军事独裁 B . 政局动荡 C . 社会黑暗 D . 民生调敝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 .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 . 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 . 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 . 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