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 .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 . 允许日本 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 .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 .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材料二: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20世纪20﹣30年代,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纷纷建立起法西斯政权,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先后形成。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材料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共51个师团,其中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0%,而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只有10个师团,不及侵华兵力的20%。中国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美军所需机场,保护在华美军空军基地;中国既是美国对日作战的空军基地,又是最后进攻日本本土的前进基地;中国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1. (1) 根据材料,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德矛盾的实质。
  2. (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请分别指出其具体表现。
  3. (3) 哪一历史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5.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开始推行冷战政策,美国和苏联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 (6)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了什么样的新特点?
“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指日本)膝下人”。下列哪一组史实典型地反映出中国军民这种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    )
A .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B . 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 渡江战役 C .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D .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侵华军队

②邓世昌为国捐躯

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工农武装割据 B . 中共“一大”的召开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 . 中共“七大”的召开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材料肯定了戊戌变法(    )
A . 抵御了西方的侵略 B .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用民主和科学促进了一次空前思想大解放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为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时期(  )

A .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 抗日战争时期 C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请回答:

  1. (1) 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2. (2) 中国于何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3. (3)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4. (4)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了一系列港口城市,这与本材料中开放的口岸有何区别?

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读知识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请依据②的范例,填写相关历史事件名称,使知识结构图完整。

  2. (2) 请写出与③④相关的各一位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先进中国人。

  3. (3) 中国的近代化在曲折中前进,这些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最能体现此话的是(  )

A . 创办京师大学堂 B . 创建兴中会 C . 成立同盟会 D . 创建黄埔军校
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某一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后做的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应该补充的是(    )

A .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 . 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一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 长春 B . 沈阳 C . 北平 D . 上海
以下知识卡片反映的历史人物是(  )

A . 张之洞 B . 张謇 C . 侯德榜 D . 荣氏兄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女娲用水和好黄泥,捏出一个小泥人放在地上,那小泥人竟活了,女娲便叫他是“人”。女娲找到一根绳子放到泥塘中搅混,使绳子沾满了泥,她拉出绳子用力一甩,泥点落到地上,便变成了一群群的小人儿。女娲不停地甩着绳子,不久,大地上便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材料二:  上帝创造的亚当(第一个人)看守果园,叮嘱亚当不要吃能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后来上帝看亚当寂寞,就又用亚当的肋骨作了夏娃,让他们共同居住在园子里,上帝创造的动物当中蛇引诱他们吃了那个能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他们具有了智慧。上帝得知此事,惩罚他们,就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

材料三:  人是由猿猴的一支演变而来的,一切生物都是在自然界中经历了长期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材料四:  在近代以来,有关人类的起源的说法,又提出了许多千奇百怪的假说,如太空人基因与雌猿结合的杂交说,某些娇小恐龙是人类祖先的恐龙起源说,人类是太空人的合成品的合成说,来自海洋生物的海洋生成说等。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人类起源提出了怎样的说法?上述有关人类起源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科学的是哪一种说法?

  2. (2) 目前科学考查的结果中,人类直系祖先是生活在什么地方的什么人类?

  3. (3) 针对材料四中的诸多新的说法,你有何见解?你能不能也提出独特的人类起源假说?

“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    )
A . 秋收起义后 B . 南昌起义前夕 C . 第五次反“围剿”中 D . 遵义会议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图中人物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材料二:图中人物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人物实行变法主要原因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3. (3) 材料二中哪些变法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

  4. (4)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戊戌变法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主要作用。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选自诗人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 . 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B . 严复的《天演论》 C .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D . 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抗日战争何时开始,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显然,自1931年算起,到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整整是14年,而不是8年。

──摘编自中国干部学习网

材料二:  见图

材料三:  我们谨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皇军总将,兹此接受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由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中国政府及大不列颠政府于波茨坦协定所拟定的四个条款,及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提出的附款,上述四强下称为同盟国。我们兹此宣布日本皇军总将,所有日本陆军部队以及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书》

  1. (1) 根据所学史实说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

  2. (2) 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重要的有效信息?

  3. (3) 写出材料三中的“同盟国”在对日战争最后阶段所采取的一项重大军事行动。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对后人有何启示?

《百年中国》的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 . 爆发了五四运动 B .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 . 发动了辛亥革命 D . 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    )

A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社会习俗的变化 D .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