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胡主席总书记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南昌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井冈山会师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取得重大胜利的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   )

A . 蒋介石 B . 彭德怀 C . 李宗仁 D . 张学良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某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这里的“某国”指的是(   )
A . 英国 B . 德国 C . 法国 D . 俄国
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其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颇有见识”的依据是(   )
A . 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 B . 主张废除私有制 C .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主张 D . 主张按人口平分土地

下图是1936年12月30日《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从标题看该报道的观点应该是(   )

A . 肯定张杨的行动 B . 批评张杨的主张 C . 反对国民政府 D . 保持中立立场
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甲午战争时期 C . 鸦片战争时期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三大战役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

A . 沈阳 B . 天津 C . 北平 D . 南京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 . 洋务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戊戌变法 D . 黄花岗起义
某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迁,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该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辛丑条约》 D . “二十一条”
如图,下列历史人物中,如果给他们一个共同评价,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 . 民主先驱 B . 军事专家 C . 民族英雄 D . 开国元勋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首悲壮的抗日歌曲有关的事变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双十二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 英国实力雄厚 B . 清朝社会制度腐朽落后 C . 英军船尖炮利 D . 清军武器低劣
1921年7月21日,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中共一大召开,主持会议的马林来自哪一个组织(  )

A . 俄共(布) B . 第一国际 C . 共产国际 D . 赤色职工 
李鸿章请求道:“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此对话与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下图是李杨同学做的历史笔记,该笔记应该属于哪次会议的内容?(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七大” C . 遵义会议 D . 政治协商会议
下面提供的信息与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相符的是(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两白银
③开放广州等城市为通商口岸     ④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 《马关条约》 B . 《辛丑条约》 C . 《南京条约》  D . 《北京条约》
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4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 (1) 请为以上历史事件拟一个单元主题
  2. (2) 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并加以说明
  3. (3) 以“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不平等条约”为题制作表格,内容包括条约名称、签订时间、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曾国藩说:“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1. (1) 图一显示的是一场战争的形势局部图,写出该战争的名称。
  2. (2) 图二所示为圆明园被焚毁后的一处残迹,该残迹是哪些人造成的结果?
  3. (3) 曾国藩的话,表明他决心投身于一场什么运动?材料一、二所示事件与曾国藩从事的运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历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