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秦国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有哪些?在实现统一后,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国家的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创立殿试制度,为“开元盛世”出现奠定基础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唐高宗 D . 武则天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前期,政法。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唐太宗开创了怎样的社会局面?为此,他在用人政策、政治制度、赋役制度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主要措施?(答出两点即可)
  2. (2) 武则天统治史称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 (3) 唐玄宗在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基础上又开创了怎样的社会局面?
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 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 B . 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C . 发展文教,提高文化素养 D . 多重机构,削弱宰相权力
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    )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雅克萨之战    ③岳飞抗金    ④文天祥抗元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④
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舍”。由此推断,这一朝代应是(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宋朝
王之焕《凉州词》中有春风不渡玉门关,你知道汉朝时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
A . 大秦 B . 大月氏 C . 西域 D . 新疆
下列著作中,属于郦道元的著作是:(   )

A . 《论衡》 B . 《水经注》 C . 《齐民要术》 D . 《脉经》
如果把“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边疆民族內迁”“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成一个单元,最恰当的主题是(    )
A . 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    )

A . 房玄龄 B . 杜如晦 C . 魏征 D . 姚崇
秦始皇和汉武帝堪称“千古一帝”,他们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分别简述秦始皇和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
材料二 秦朝时死刑种类很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 (1) “诛族”和“连坐”都是秦朝的刑罚,用材料二中的原话说明什么是“连坐”
  2. (2) 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他讲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
湘中地区的居民自古以来称为“梅山蛮”。1073年,梅山地区正式归附北宋中央王朝,设置两邑(县)。其中在上梅山的邑(县)被命名为(    )
A . 安化 B . 新化 C . 湘乡 D . 蓝田
完成下面填空。

名称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北宋

西夏

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吐蕃人是维吾尔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他们的杰出赞普尺带珠丹统一青藏高原,开始了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错误:

理由:

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是(  )

A . 文景之治 B . 康乾盛世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我们如果要到明长城西端考察情况,我们应该去(  )

A . 山海关 B . 嘉峪关 C . 玉门关 D . 陇西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而这一考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国家稳定性。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了这种考试制度。

材料二: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店,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因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材料三:下图

图片_x0020_100002

  1. (1) 结合所学,材料一中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说说这种考试制度有何政治作用?唐朝时武则天对这一制度有何贡献和发展?
  2. (2) 在材料二中找出“唐太宗、唐玄宗”的统治局面在历史上分别被称为什么?
  3. (3) 材料三中反映的是唐朝出现的哪两种新农具?这些生产工具的发明使用对中国古代农耕发展有何影响?
  4. (4)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唐朝的鼎盛发展对今天我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
唐太宗和武则天都注意的问题是(  )
A . 重视人才 B . 善于纳谏 C . 减轻刑罚 D . 戒奢从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它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出现了(   )

A . 春秋争霸战争 B . 战国兼并战争 C . 百家争鸣 D . 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