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印度史学家阿里说:“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玄奘的这部著作是(     )
A . 《大唐西域记》 B .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C . 《徐霞客游记》 D . 《西游记》
历史上称为“南朝”的四个朝代更替的先后顺序是(    )
A . 宋齐梁陈 B . 陈齐宋梁 C . 梁陈宋齐 D . 陈梁齐宋
七年级学生张宁同学向家人介绍的宋代城市风貌中哪个观点是错误(    )

A . 南宋都城临安等大都市人口都超百万 B . 宋朝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城市 C . 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瓦舍(瓦子) D . 宋代城市流行蹴鞠之戏
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设计理念是“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体现以上理念的是(   )

①孔子    ②孟子  ③墨子    ④韩非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国,定都兴庆,史称“西夏”。 (   )

《全球通》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

A . 监察制度 B . 三省六部制 C . 中央集权制 D . 科举制
在西晋时,北方主要有五个少数民族先后大量内迁,它们是:(    )
A . 匈奴、羌、鲜卑、突厥、蒙古 B . 匈奴、鲜卑、羯、羌、柔然 C . 匈奴、鲜卑、羯、氐、羌 D . 匈奴、鲜卑、羯、氐、突厥
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 . 秦统一六国 B . 楚汉之争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 (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鬼怪),雨止,遂杀蚩尤。”上述材料(    )
A . 没有任何历史研究的价值 B . 记述涿鹿之战的真实历史 C . 是否与历史吻合尚待考证 D . 说明古代曾存在神仙鬼怪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首《赵氏孤儿》讲述了义士程婴等人为了救忠良之子赵孤,舍  子舍己将其藏于盂山,保下赵氏一脉的故事。追根溯源,没有藏山藏孤 15 年的忠义历史,就不会有日后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出现。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原属于春秋时期的(   )
A . 秦国 B . 晋国 C . 齐国 D . 楚国
唐朝时生活与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是 (       )
A . 回族 B . 突厥 C . 吐蕃 D . 回鹘
下图是一同学自学某朝代经济发展时的笔记,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朝代是(   )

⒈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⒉佛山镇棉织业手工工场达2500家

⒊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A . 唐朝 B . 宋朝 C . 明朝 D . 清朝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中,讲解员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它是(    )
A . B . C . D .
材料分析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2)他破坏了原有制度后,采取了什么制度?
(3)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这种社会制度包括了哪些朝代?
(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内容?如何看待它?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图片所示为我国宋代时期出现的新生事物。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较小到的破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抵御灾害的作用

材料四:

朝  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西 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 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 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1. (1) 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在哪些领域的发展情况?
  2. (2) 根据材料二,说出两宋时期成为全国重要粮仓的地区在什么流域?
  3. (3) 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四,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发生这种变化是原因有哪些?
  4. (4) 你认为古代经济发展对我们今天发展经济有哪些启示?
史书记载:“(永乐三年)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以次遍历诸番国,宫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诸国使者随和朝见。”据此,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 . 开辟亚非海上交通线 B . 推动中日的友好交流 C . 提高明朝的国际威望 D . 展示先进的造船技术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下三幅文物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反映宋朝(    )

A . 发达的农业生产 B . 繁荣的南方经济 C . 发达的中外交通 D . 独特的活字印刷
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诸侯争霸,战火连年,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诸侯争霸加快了统一步伐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

④在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民族交融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水浒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相当完美,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  )

下图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①③④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