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佛教在西汉初年传入我国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③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民间  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A . ①③④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④
约公元前2070年,汤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

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出了察举制(通过推荐考察选拔人才)的害处,通过“分科举人”考试来选拔人才开始于(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后汉书》中记载“若疾(病)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刳: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其中,“麻沸散”的发明者是(    )
A . 张仲景 B . 华佗 C . 张角 D . 班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1. (1) 材料一图1,图2分别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两种房屋分别叫什么?从生活环境的差异角度,分析出现图1、图2房屋结构特征不同的原因。
  2. (2) 材料二说明了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根据所学知识,周天子是如何进行分封,哪些人能被分为诸侯?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争霸带来的影响。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
A . 公元前230年 B . 公元230年 C . 公元前221年 D . 公元221年
澶渊之盟签订双方是北宋与辽。

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春秋时期霸主的是(  )

A . 秦孝公 B . 齐桓公 C . 晋文公 D . 楚庄王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山顶洞人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 . 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 . 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 .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4世纪时后期,氐族首领苻坚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他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

A . 北魏 B . 北朝 C . 前秦 D . 北汉
七年级(3)班的同学们在表演情景剧“北京人的一天”,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他们使用了打制石器 B . 他们过着群居生活 C . 他们已经使用骨针来缝制衣服 D . 他们用火来烧烤食物
各民族间的不断交融以及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鲜卑姓改用汉姓的情况(部分)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拔拔

长孙

达奚

乙旃

叔孙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少数民族旧俗)。...... 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卷二十一上《献文六王・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动力。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 融,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兴旺发达,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摘自《人民日报》何星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依据材料,若一位鲜卑人的名字叫做拓跋明,他的汉名应该叫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留京官员违背了统治者的哪项诏令? 除了这个诏令,统治者为了促进民族交融还下达了哪些诏令?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代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何现实意义?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B . 创立于隋炀帝时期 C . 为世袭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 . 为隋唐时期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  )

A . 贞观之治 B . 贞观遗风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思维导图填充]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知识网络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E.,F.,G.

下列历史上的帝王的正确排序是(    )

①隋炀帝     ②秦始皇     ③元世祖     ④宋太祖     ⑤宋高宗     ⑥唐太宗

A . ①②④③⑥⑤ B . ②①③⑤④⑥ C . ②①⑥④⑤③ D . ②①③⑤⑥④
下面示意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于(    )

A . 西汉 B . 东汉 C . 北宋 D . 明朝
黄河、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  )

A . 北京人 B . 河姆渡居民 C . 半坡居民 D . 大汶口居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变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探究中外政治、经济、思想、科技发展的进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三 

材料四

图四 孟子     图五 达·芬奇

材料五

图六          图七

  1. (1) 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指出这是我国在哪一时期创立的什么制度?

  2. (2) 根据材料一中图二说说该国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3. (3) 根据材料二,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4. (4) 根据材料三美国失业率急剧攀升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一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两次改革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5. (5) 材料四中图四人物与哪次历史事件有关?他代表的学说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6. (6) 材料四中图五人物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7. (7) 材料五中图六所示发明在什么时候开始用于我国航海事业?对图七中机器的改良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