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他”指的是(   )

A . 孝文帝 B . 阿保机 C . 阿骨打 D . 忽必烈
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 . 开元盛世 B . 安史之乱 C . 唐末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 D . 武则天的统治
人们常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政权曾在洛阳定都的有(  )  
A . 夏、商、西周 B . 西汉、蜀、吴 C . 宋、齐、梁、陈 D . 东汉、西晋、北魏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措施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耕,地利不尽出……务本于内,废井田,开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咬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材料三 “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    
——《农桑辑要》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当时是如何解决“草不尽耕,地利不尽出”的现象的?
(2)材料二说明唐太宗的何种治国理念?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太宗的什么措施体现了这种思想?
(3)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次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是什么。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中下游人口持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商周开创了井田制;西周时期国家上层建筑已相当完备,他们经常的工作就是向村社农民传达政府命令并组织农民从事生产活动;中国农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制度之上,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目的的。我国古代实现农业生产方面开始由粗放向精耕细作这一特点转变始于(   )
A . 刀耕火种时期 B . 原始农耕时期 C . 夏朝建立时期 D . 春秋战国时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政府架构改制前后图》

材料二: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这个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国家。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以及联邦政府内部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政府架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1688年后议会与国王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通过“分权”构建全新政府权力机构的具体表现。分析这一政府体制建立的基本前提。
一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此河”的中心点是(    )
A . 余杭 B . 涿郡 C . 洛阳 D . 长安
明太祖废除长期存在的中书省和丞相制度,权归六部,提升六部的职权。其根本目的是(    )
A . 提高办事效率 B . 扩大统治基础 C . 强化皇权 D . 控制思想
主张“因材施教”的大教育家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韩非 D . 孟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该诗反映的社会景象出现在(    )

A . 隋文帝 B . 唐太宗时 C . 唐中宗时 D . 唐玄宗时
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 . 成吉思汗 B . 元昊 C . 忽必烈 D . 阿保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材料二:“到这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1. (1) 材料一该诗前两句指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2. (2) 材料一该诗后两句指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3. (3) 材料二这段话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4. (4) 历史上称材料二这一时期为什么?
  5. (5) 你认为出现材料二这一治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小明正在研究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如何开采和冶炼铜的课题。下列考古发现能够直接为研究此课题提供可靠依据的是(   )
A . 商王武丁妻子妇好墓中出土的铜刀 B .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 C .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鼓风炼铜竖炉 D . 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初年政府特别注重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不能反映这一史实的是(  )

A . 文成公主入藏 B . 册封达赖、班禅  C . 设置驻藏大臣 D . 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中国被称为瓷器大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______时期就已经开始烧制原始的青瓷(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下列哪种原始人类已经掌握了磨光技术?(    )
A . 北京人 B . 元谋人 C . 山顶洞人 D . 爪哇人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 (1) 唐玄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以帮助自己明是非、知对错。

  2. (2) 玄奘西游天竺并以亲身经历写成《西游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3. (3)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

  4. (4)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秦朝的建立者和他首创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2. (2) 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和货币,请问统一后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3. (3) 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哪一建议?
  4. (4)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儒家思想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请问分别是什么?
  5. (5)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班固说汉武帝“雄才大略”,司马光说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正确地评价古代封建帝王?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

A . 君主专制 B . 闭关锁国 C . 重农抑商 D . 对外贸易
“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这些关键词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
A . 宋真宗 B . 宋太祖 C . 宋钦宗 D . 宋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