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夏商西周三代,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建立军队      ②制定刑法       ③兴办教育     ④礼仪教化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下列有关鉴真和玄奘两位人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唐朝时期的僧人  ②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③为完成重要使命历尽艰辛  ④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孤泉之野击败商纣王的军队,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判断上述材料正误; 理由是什么?                                            

宋朝时期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其原因有(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④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⑤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
某台湾旅行团来大陆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去(  )

A . 黄帝陵 B . 大禹陵 C . 秦始皇陵 D . 中山陵
以下列举的历史上对重用人才的事例符合史实的有( )

①周武王任用吕尚,周部族日益强盛 

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首先称霸

③刘备重用诸葛亮,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④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比较秦朝与隋朝的相似点,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A .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 B . 都是经历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C . 都采取残酷的手段加强思想控制 D . 都为巩固统治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教昌盛,后世普为“贞观之治”。形成这一局面的措施不包括( )
A . 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B . 减轻人们劳役负担 C . 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D . 营建东都、三征辽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造纸术     ②县制     ③活字印刷术     ④中央集权制

A . ②④①③ B . ①③②④ C . ④①③② D . ③①②④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 早期国家的社会变革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三国时期统治长江以南地区的是魏国。

错误;;改正:

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的是(    )
A . 人文初祖黄帝 B . 克已爱民的尧 C . 宽厚待人的舜 D .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尽,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跌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唐太宗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1. (1) 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没有关系?请阐述你的理由。
  2. (2) 材料二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他为什么要说这番话?
  3. (3)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请说明理由。
认为君主“无欲”,天下满足,君主宁静,百姓安定的思想家是(    )

A . 孟子 B . 庄子 C . 韩非子 D . 墨子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二者能够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
A . 人民大力拥护 B .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 .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 . 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元宣政院印。

图片_x0020_100004

材料二: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材料三: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叛军“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手刃之不能止也”。

  1. (1) 宣政院是元朝为管理哪一地区设立的?这说明了什么?清朝为管理该地区设置了哪些制度?说出其中两点即可。
  2. (2) 材料二中“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指的是什么事件?台湾府的设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3. (3) 材料三讲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今天的什么地区?之后,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4. (4) 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下列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故事相关的人物是(    )
A . 李渊 B . 赵匡胤 C . 杨广 D . 忽必烈
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所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耶律阿保机——蒙古 B . 元昊——辽 C . 完颜阿骨打——金 D . 铁木真——西夏
图1所示的古代伟大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长城 C . 大运河 D . 灵渠
电视剧《老子传奇》是我国一部以老子为主人公的影视作品。下列对老子的介绍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姓李名耳,又名老聃 B . 战国末年楚国人 C . 学说保存在《道德经》中 D .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