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与吐蕃和亲,送去工艺品、药材及历法、工技等各类书籍 ②令玄奘西游天竺 ③任用东突厥贵族管理旧部,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 ④鉴真东渡日本
——《宋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元朝)政府机构中,汉人和南人不得掌握实权。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判流放充军和赔“烧埋银”;汉人打死蒙古人则要灭族。此外还规定,汉人、南人不得习武打猎、集会,甚至夜间点灯以及养狗、养鹊都受限制。
不过事实上,早期投靠蒙古族的汉族官僚、地主,同样享有多种特权;蒙古族的下层人民也有不少破产流亡,沦为奴婢。
——选自教材
请回答: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唐太宗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如图(大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常在此塔下题名留恋。
时间 |
事件 |
627-645午 |
玄奘西行 |
754年 |
A |
1405-1433年 |
郑和七下西洋 |
16世纪中期 |
戚继光抗倭 |
B |
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
1684-1685年 |
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
1689年 |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
①南北重归统一 ②设置了西域都护 ③开通了大运河 ④修筑万里长城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陶器制作 ④磨制石器 ⑤聚落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相关机构加以管理,收入颇丰,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三:唐朝时,吐蕃赞普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于是皇帝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谊。元朝时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有效的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材料一: 科举制以自由报考为特点,这是其与历代选官制的本质区别;科举制以考试优劣作为决定取舍的主要依据,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从选人的标准来看,科举是一种以具体的、严格的,且可以明确把握的某种划一的、规范化的文化知识作为标准的公开招考选拔人才的制度,有标准化的衡量与录取人才的尺度,择优录用。
北宋通过改革,采取了以文立国的国策,实行文人统治。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突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竞达300多人……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
——摘编自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和《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
材料二: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作出了开通南北大运河的决策。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黄河流域,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同时,长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隋开运河还有政治方面的动机,南方一些世家大族自恃实力强大,企图抗衡中央。隋统治者要对南方实行有效统治,开通运河势在必行。同时,驻扎北部边境的大量军队需要江淮和中原供应粮饷,路途遥远,开凿运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开挖大运河是隋这个短命的王朝最大的成就,后世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继承和改善了运河体系。两宋以后,北京之所以成为首都,也是这条运河延伸的结果。隋唐大运河很容易湮塞,到元朝忽必烈下令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开凿了元朝京杭大运河,直通南北,运河从此由江苏淮安经宿迁、徐州直上山东抵达北京。至此,诞生了现今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
——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