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关唐太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 B . 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C . 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D . 民族政策开明,被誉为“天可汗”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段话反映出他的主张是(   )

A . 焚书坑儒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实行科举制 D . 大兴文字狱
如表为唐朝当选宰相方式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世袭获得官职)。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当选方式

唐德宗

779﹣804年

唐宪宗

805﹣820年

唐文宗

826﹣840年

唐宣宗

846﹣859年

门荫出任者

10人

4人

3人

1人

进士出任者

13人

17人

19人

20人

A . 加强皇权的需要 B . 藩镇割据的需要 C . 科举制度的影响 D . 唐朝诗歌的繁荣
宋人赵汝适的《诸蕃志》写道:“泉有海岛日澎湖,隶晋江县。”这段材料说明(    )
A . 宋朝时期,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B . 元朝时期,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C . 宋朝时期,政府已经开始对台湾地区进行管辖 D . 元朝时期,福建晋江县归属于澎湖巡检司管辖
张骞出使西域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张骞通西域后开辟的通道的名称和起点分别是什么?这一通道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谈谈你对如今建设“一带一路”的认识。
孙中山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神州大地地大物博 B . 中国人民勤劳勇敢 C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D . 炎黄子孙开拓创新
2021年1月,殷墟“亮相”《国家宝藏》,展示了YH127窖穴,这个窖穴里出土卜辞甲骨共17096片,这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这些甲骨上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中国最早的文字档案出现(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西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2017大西安创新论坛暨新零售新微商峰会(简称“双创双新”峰会)于5月27日在西安召开。如果你是峰会贵宾,你在长安可以了解到下列哪些朝代的遗迹(    )

①西汉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影响了社会生活各方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之以政(政令),齐之以刑(刑罚),民免而无耻(百姓能避免犯罪,但不能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并且知道如何遵守规矩)。——《论语·为政》

材料二: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想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儒家伦理道德在实践中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病态灵魂的扭曲的人,为君主专制主义提供了最基本的社会条件,其最终归宿仍然不免是虚伪和“吃人”……

——刘泽华、张分田《论儒家的理想国》

材料四:孔子为儒家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影响之深远,是中国任何一个思想家或学派所无法比拟的。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 (1) 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治国理念。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统治者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促使“它们最终流行开来”?由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比较材料三、四对儒家思想评价的角度有何不同?并谈谈你对历史评价标准的认识。
列举隋唐在建筑、印刷方面领先世界的成就。
  1. (1) 建筑

     

  2. (2) 印刷
两宋时期,优良的水稻品种占城稻来自一下哪国(    )

A . 越南 B . 日本 C . 大食 D . 天竺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该材料表述的是书法艺术发展的(    )
A . 原因 B . 特点 C . 内容 D . 影响
隋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灭亡的割据政权是(     )

A . 北周 B . 齐朝 C . 梁朝 D . 陈朝
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

A . 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 . 唐朝和突厥的关系 C . 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D . 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畀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通过条约形式确认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线的两个政权是(    )
A . 北宋与西夏 B . 北宋与辽 C . 南宋与辽 D . 南宋与金
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诗句中“西去和亲”的人是(  )
A . 文成公主 B . 武则天 C . 张骞 D . 李清照
2017年3月14日,l200多名硅谷科技员工在“圆周率节”走上街头,用行动反对总统特朗普,我国古代为圆周率的计算做出巨大贡献的数学家是(   )

A . 祖冲之 B . 王羲之 C . 贾思勰 D . 张仲景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
A . 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B .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C . 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 . 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这反映了当时(    )
A . 政府对商业进行严格管理 B . 仍然保持坊和市的界限 C . 交易已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D . 海外贸易发展受到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