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某同学前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心里很难过,你认为用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什么观点可以劝导他?并请说明理由。

如图是“白族姑娘载歌载舞的照片”,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它的祖先是(  )

A . 吐蕃 B . 六诏 C . 靺鞨 D . 回纥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前期的(    )

A . 江浙地区 B . 中原地区 C . 四川地区 D . 广州地区
电视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于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那么你知道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来源于(    )
A . 儒家学说 B . 道家学说 C . 法家学说 D . 兵家学说
古代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周初形势图》

图二《春秋争霸形势图》

材料二:

图三、铁制农具

图四、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中国历史》

材料四:工业化开始后,殖民扩张逐渐向世界各个已有文明的核心区推进,西亚、北非、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继落入了西方列强的控制。……他们动用工业文明的技术手段杀我和压迫弱小民族,变得比任何时代都更野蛮。

  1. (1) 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3. (3) 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4. (4) 材料四中“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有哪些共同特点?“印度”被哪个西方列强所控制?
岳飞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因精忠报国的英雄事迹,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如果想重温岳飞抗金的壮举,我们可观看下列哪一视频(    )
A . 《澶州之战》 B . 《郾城大捷》 C . 《黄袍加身》 D . 《赤壁之战》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赞颂的是(    )

A . 岳飞抗金 B . 郑和下西洋       C . 戚继光抗倭 D . 郑成功收复台湾
我国古人类的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广泛,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

  1. (1) 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四处古人类遗址,请分别说出它们的名字。
  2. (2) 在图中四处古人类遗址中,哪两个属于原始农耕时期?它们分别住在什么样式的房屋?
  3. (3) 请结合所学知识,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四处古人类遗址。
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天宝元年(742年)到天宝七年(748年),他接连五次东渡,均告失败。天宝十二年(753年),他以66岁高龄,率二十多人乘一艘回国的日本遣唐使木船第6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

材料二  唐朝时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1. (1) 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有何历史贡献?
  2. (2) 材料二认为“唐朝时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与印度文化输入唐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 (3) 材料一、二表明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
  4. (4)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
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 (1) 图中A国是,B城市是。宋元时期,被蒙古人所灭的C帝国是。列举一例C帝国的文化成就。
  2. (2) 西亚地区是世界上连贯东西文化的桥梁,处于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带。以史实论述该地区对中西方海陆商路的畅通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3. (3) 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元时期中西方交流频繁的原因。
秦王能统一六国,原因包括(    )

①秦王重用各种人才  ②连年战争,人民渴望统一  ③商鞅变法加强了秦国的国力  ④万里长城的修建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
A . 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B .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 . 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 . 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表述正确的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统一国家的建立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是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标志。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 . 农业产量的提高 B . 农业技术的进步 C .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与下图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戚继光抗倭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雅克萨之战 D . 左宗棠收复新疆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A .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 .  山顶洞人怖用的骨针 C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D . 三星堆青铜面具
清朝后期,专门管理进出口贸易的机构是(    )
A . 市舶使 B . 军机处 C . 锦衣卫 D . 广州十三行
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开元时期同贞观时期相比(    )
A . 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B . 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C . 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D . 国家政权更加稳固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的英雄辉映着祖国的天空。他们中有:卧薪尝胆的勾践;徙木立信的商鞅;勇开新路的张骞;精忠报国的岳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下列英雄人物按出生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岳飞

②戚继光

③文天祥

④郑成功

A . ③①②④ B . ④②③①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③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