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有许许多多精美奇特的器物,其中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 鱼网纹盆 B . 青铜面具 C . 司母戊鼎 D . 四羊方等

下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匾额题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       )

A . 儒家 B . 墨家 C . 道家 D . 法家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唐朝初年,他长途跋涉,千辛万苦,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风俗记录在哪本书中?(    )
A . 《大唐西域记》 B . 《史记》 C . 《西游记》 D . 《西行漫记》
下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 . 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 . 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 . 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邓州市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
A . 贞观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康乾盛世 D . 开元盛世
读下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

  2. (2) 依据上图,请你指出它的出发点:A;“两关”:C,D

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1. (1)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于什么时期?
  2. (2) 这是我国在石器时代、(    )之后、物质文明进入了铁器时代。
  3. (3) 铁器牛耕的使用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答出两点即)
  4. (4) 作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政治方面山呈现出新特征,试回答春秋时期政治方面的一个特征?
假如你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

A . 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 . 荒地上农民用耒耜耕地 C . 青铜器工艺精美 D . 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禹城——这座屹立在鲁西北平原中部的古城,它名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4 000多年前,与一位在此治水长达l3年的英雄有关。这位“英雄”是(    )
A . 黄帝 B . C . D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 .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 .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 . 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 D . 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 . 设立西域都护 B . 设置驻藏大臣 C . 设置伊犁将军 D . 实行金瓶掣签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

A . 《道德经》 B . 《尚书》 C . 《春秋》 D . 《史记》
堪称我国传统农学集大成之作的是(   )
A . 《本草纲目》 B . 《农政全书》 C . 《天工开物》 D . 《九章算术》
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甲、乙 D . 甲、丙
史论结合是历史阐释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进士科的创立

导致隋朝成为短命的王朝

B

行省制度的实行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C

“交子”的出现

推动了北宋词文化的繁荣

D

军机处的设立

君主专制进—步强化

A . A B . B C . C D . D
小屠同学到环岛路游玩,看见一座跨海大桥的名字(如下图),对同伴说:“这座桥的命名是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的,郑成功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患,赶走了侵略者。”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主张(  )
A . 民贵君轻,行仁政 B .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C . 无为而治,缓和矛盾
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

A . 官渡之战 B . 赤壁之战 C . 三顾茅庐 D . 七擒孟获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课上开展了主题为“我与历史名人”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活动一:

国号

建立时间

都城

民族

建立者

10世纪初

上京

耶律阿保机

北宋

960年

汉族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兴庆府

元昊

大金

1115年

会宁

女真族

活动二:朝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诗歌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诗歌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1. (1) 以上是黎明同学收集并制定的一个表格,请你完成上面所缺内容。

  2. (2) 诗歌一提到了五位帝王,写出与宋元时期有关的两个帝王。(不能照抄诗句)

  3. (3) “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这一时期民族交往频繁,有战有和,但和是主流。从战与和两个角度,各举一例说明南宋与金的关系。

  4. (4) 李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生活在宋代的都城临安,有朋友来访,你带他们去什么地方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