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数学下学期下册试题

甲、乙两个工程队需完成AB两个工地的工程.若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可提供40个和50个标准工作量,完成AB两个工地的工程分别需要70个和20个标准工作量,且两个工程队在AB两个工地的1个标准工作量的成本如下表所示:

A工地

B工地

甲工程队

800元

750元

乙工程队

600元

570元

设甲工程队在A工地投入x(20≤x≤40)个标准工作量,完成这两个工程共需成本y元.

  1. (1) 求y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2) 请判断y是否能等于62000,并说明理由.
菱形的对角线长分别是5cm、12cm,则该菱形的面积为 

已知正比例函数y=(2a-1)x,如果y的值随着x的值增大而减小,则a的取值范围是
某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所挂物体的质量/千克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厘米

10

10.4

10.8

11.2

11.6

12

  1. (1) 如果所挂物体的质量用x表示,弹簧的长度用y表示,请直接写出y与x满足的关系式.
  2. (2) 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
如图,以两条直线l1 , l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

图片_x0020_1178799023

A . B . C . D .
一组数据4,5,a,7,9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如图,请在下列四个论断中选出两个作为条件,推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并予以证明(写出一种即可).

图片_x0020_789293740

①AD∥BC;②AB=CD;③∠A=∠C;④∠B+∠C=180°.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下列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 B . C . D .
已知:在中,边上的中线,点的中点;过点 , 交的延长线于 , 连接.

  1. (1) 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2) 当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是菱形;四边形是矩形,并说明理由.
对于函数y=-k2x(k是常数,k≠0)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是一条直线 B . 过点( ,-k) C . 经过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 D . 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长,那么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 B . C . D .
在“看图说故事”活动中,栽学习小组结合图象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

已知小明家、小刚家、体育馆、图书馆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从家出发,匀速骑行 到达体育馆;在体有馆停留一段时间后,匀速步行 到达小刚家;在小刚家停留 后,两人一起匀速骑行 后到达图书馆;在图书馆停留 后,两人一起匀速骑行返回各自的家中.给出的图象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小明离开家的距离 与离开家的时间 之间的对应关系.

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1) 填表:

    小明离开家的时间/h

    0.1

    0.4

    0.5

    2.5

    3.3

    小明离开家的距离/

    1.2

       

    5

     
  2. (2) 填空:

    ①小明家与小刚家之间的距离为

    ②小明从体育馆到小刚家的步行速度为

    ③两人从小刚家到图书馆的骑行速度为

    ④当小明离开家的距高为 时,他离开家的时间为h

  3. (3) 当 时,请直接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结EF,则∠E+∠F= 

如图,△ABC的面积是12,点D,E,F,G分别是BC,AD,BE,CE的中点,则△AFG的面积是(   )

A . 4.5 B . 5 C . 5.5 D . 6
中,
  1. (1) 如图①,已知 ,求 的长;

    图片_x0020_100017

  2. (2) 如图②, ,垂足为点 ,已知 ,求 的长.

    图片_x0020_100018

如图,两个一次函数y=kx+b与y=mx+n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和l2 , l1与l2交于点A(1,p),l1与x轴交于点B(-2,0),l2与x轴交于点C(4,0),则不等式组0<mx+n<kx+b的解集为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B .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D .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则称这个三角形为“美好三角形”.
  1. (1) 等边△ABC的边长为2,△ABC是“美好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2. (2) 已知Rt△ABC是“美好三角形”,∠C=90°,AC=2 ,求BC的长.
计算:
  1. (1) 5 + ﹣7
  2. (2) ×( +3
=10,则x的值等于(   )
A . 4 B . ±2 C . 2 D . ±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