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质量m的小球套在半径为R的固定光滑圆环上,圆环的圆心为O,原长为0.8R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与圆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圆环上B点在O的正下方,当小球在A处受到沿圆环切线方向的恒力F作用时,恰好与圆环间无相互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 ,重力加速度g=10m/s2 . 求:

图片_x0020_1395881530

  1. (1)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2. (2) 撤去恒力,小球从A点沿圆环下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3. (3) 小球通过B点时,圆环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NB
如图甲所示,标有“220V 40W”的灯泡和标有“ ”的电容器并联到交流电源上,V为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时刻,V的示数为零 B . 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C . 电容器不可能被击穿 D . V的示数保持 不变
如图甲所示,质量 的粗糙长木板P(足够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Q以初速度 滑上长木板上表面,在物块Q滑上长木板P的同时给P施加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 的拉力 ,P、Q的 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 段分别是 内Q、P的 图线, 段是 内P、Q共同的 图线,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Q的质量为 B . 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P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 . 长木板P最小的长度为 D . 内物块Q的位移大小为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a→b→c→d→a一次循环回到原状态,其体积随热力学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b、dc均垂直于横轴,ad、bc的延长线均过原点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状态a时,单位时间内碰撞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气体分子数最少 B . 气体在状态b时的内能大于它在状态d时的内能 C . 经历a→b→c→d→a一次循环,外界对气体做正功 D . 经历a→b→c→d→a一次循环,外界对气体做负功
中国跳水“梦之队”在东京奥运会上荣获7金5银12枚奖牌创造了参加奥运会的历史最佳战绩。如图所示,14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在决赛中从10米高台跳下,完成精彩的翻转动作后,保持同一姿势下落,依次经过A、B、C、D四点最后压住水花没入水中。假设她在AD段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BC和CD三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AB段和BC段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 , 求CD段的高度。

发生 衰变时,其衰变方程为: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求:
  1. (1) 一次衰变过程中亏损的质量为多少千克(保留2位有效数字);
  2. (2) 若 开始处于静止状态,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 粒子和钍核的动能,则放出的 粒子的动能是多少(单位用 表示,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3) 若静止的铀核 处在匀强磁场中,释放的 粒子和产生的新核均能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粒子和钍核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多少。
如图为演示“通电导线之间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实验示意图,接通电源时,发现两导线会相互靠近或远离。已知接线柱是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的。

①请在图中虚线框中标出B导线在A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用“×”或“·”表示);

②在图中标出A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恒流源”是一种特殊的电源,其输出的电流能始终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是恒流源,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R0上的电压变小 B . R1上的电压变大 C . R2上的电压变小 D . R1上电压变化量小于R0上的电压变化量
如图所示,已知E=6V,r=4Ω,R1=2Ω,R2的变化范围是0﹣﹣10Ω.则(   )

A . R1上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5 W B . 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25 W C . R2上消耗的最大功率为2 W D . R2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时,电源的效率为66.7%
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如图甲所示,用游标卡尺测一金属块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图甲所示读数为 ,图乙所示读数为

 

物理学习小组试图利用图甲测量一组旧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图片_x0020_100015 图片_x0020_100016

⑴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

②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阻箱相应的阻值R;

③以 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作 图线(用直线拟合),如图乙所示;

④从图线求出直线的斜率K和在纵轴上的截距b。

⑵请你回答下列问题(用题给符号K、b表示):

①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内阻

②根据实验方案发现,电流表内阻对实验精确度有较大影响,如果测的电流表内阻为 ,则电源内阻的精确值为

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原理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的一种设施。在雷雨天气,带负电的云层运动到高楼上空时,避雷针的尖头通过静电感应会带上大量电荷,由于导体尖端容易聚集电荷,所以楼顶带上的电荷会很少,从而保护建筑。如图所示为广州塔“接闪”的画面,放大图为塔尖端附近电场线分布特点(方向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电前塔尖端带负电 B . 放电时空气中的正电荷将向塔尖端运动 C . 向塔尖端运动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小 D . 向塔尖端运动的电荷电势能减小

如图所示,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的理想实验中的几个主要步骤如下: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在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如图所示,套在条形磁铁外的三个线圈,其面积S1S2= S3,且“3”线圈在磁铁的正中间。设各线圈中的磁通量依次为ф1ф2ф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ф1ф2ф3                                    Bф1ф2ф3

Cф1ф2ф3                                      Dф1ф2ф3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A6.4×109 CQB=-3.2×109 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如图所示,所画的曲线是某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其中有A

    BC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电势低于A点电势

    B.由E=F/q可知,在A点放人的点电荷电荷量越大,A点的

     场强越小

    CC点没有电场线通过,场强为零

    D.电子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一挡板把两根完全相同的圆木挡在倾角为斜坡上,截面图如图所示。在挡板从竖直位置绕下端O点逆时针缓慢转过角的过程中,若不计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的弹力一直减小

Bab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C斜坡对a的弹力一直减小

D斜坡对a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如图所示,ab是某电场中的两点,则(     )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一样大                                                                                 

C.该电场为正点电荷的电场

D.该电场为负点电荷的电场

小球从3m高处自由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在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4m3m   B3m1m   C3m2m   D4m2m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1R2R3R4均为固定电阻,开关S是闭合的.V1V2为理想电压表,读数分别为U1U2A1A2A3为理想电流表,读数分别是I1I2I3.现断开SU1数值不变,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U2变小、I3变小

B

U2不变、I3变大

C

I1变大、I2变小

D

I1变大、I2变大

最近更新